龋病相关微生物及龋损组织自体荧光表征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hyzh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龋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口腔常见疾病,我国患龋率高达90%以上。随着口腔保健意识的增强,龋齿风险评估和早期检测成为口腔临床医学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本论文从自体荧光光谱技术角度展开研究,为无创、准确、可定量的光学诊断技术应用于龋病精确化防控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及结果:①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6种龋病相关微生物逐一进行光谱表征参数分析,发现6种龋病相关微生物在随着激发波长的递增,发射波出现了红移的现象;6种龋病相关微生物在350nm激发波长下,均存在436+4nm的特征荧光峰位值,提示此特征荧光来自于非卟啉物质。加血培养促进了龋病相关微生物的自体荧光代谢环境,微生物浓度与荧光强度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②通过模拟口腔环境,形成不同致龋强度的人工菌斑,测试获得菌斑荧光光谱表征参数。结果显示培养第8天,1%蔗糖浓度组的菌斑溶液荧光强度高于其他蔗糖浓度组(P<0.05)。部分实验组荧光强度第8天高于第4天(P<0.05);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设立了牙釉质片微硬度下降百分比、细菌粘附度与荧光参数的函数关系。③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获得不同龋损程度离体牙在405nm波长激发下的荧光光谱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荧光光谱面积比率值P与龋齿检测仪DD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085)。分析了不同激光功率和不同检测部位对荧光光谱表征参数的影响。④在健康及不同龋损程度离体牙的荧光光谱特征参数基础上,分析了龋损等级与荧光面积比率值的关系(P<0.01),龋损等级与主波长的关系(P<0.01),荧光面积比率值α与荧光图像分量比率p的关系(P<0.01),根据ROC分析方法获得了荧光图像分量比率β的龋损分级标准。结论:本文探索了龋病相关微生物、人工菌斑、健康及不同龋损程度牙体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特征;通过荧光强度对口腔微生物进行定量化分析是可行的;研究了人工牙菌斑的荧光光谱表征性参数与其致龋性的关系;设立了基于龋损组织自体荧光光谱参数的荧光光谱面积比率值、荧光图像分量比率值,为基于自体荧光技术的龋活跃性评价和龋损分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后期的龋齿检测仪研发提供必要的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 at metal-resin, and the relatien ship between the stress and configuration of metal surfac
目的探讨冠修复联合根管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隐裂牙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
<正> 茶中无机成分有钾、磷、镁、钙、铁、锰、钠、硫等元素。其中,钾和磷的含量,随着叶片的老化而下降;镁和钙的含量,则随着叶片的老化而增加。其他元素,或含量不多(如锰、
本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乡镇铅冶炼行业环境污染造成人群急慢性疾病损害进行多因素归因分析,并对健康损害的经济损失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长期低剂量暴露于铅污染人群健康的
目的:评价热牙胶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100例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洁刮术结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采用热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管理在小儿手部瘢痕挛缩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6例手部烧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根据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进行研究,并结合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对古盐度与古水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平湖组中部P7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相关1(urothelial carcinoma-associated 1,UCA1)基因及miR-18a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通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全无汗综合症(Hypo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 HED)是以毛发稀少(hypotrichosis)、汗腺缺失(hypohidrosis)、全部或部分牙齿缺失(anadontia/hypod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