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行为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ifei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近日西班牙银行危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银行的贷款决策对房地产金融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科学合理的估计和预期,将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相反,则会助涨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或恶化房地产危机,从而加剧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国内外大量学者都致力于此相关课题的研究,并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借鉴之前学者优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通过对银行贷款行为的研究,揭示了银行贷款行为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银行贷款行为的行为金融学研究主要基于银行情绪波动和启发式判断两个方面。其中,对银行情绪的研究主要从赌场盈利效应和蛇咬效应而反映出的银行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方面展开;而对银行启发式判断的研究,则主要反映在启发式判断而造成的短视行为对银行决策的影响。并且,为了对比银行在受到情绪波动和启发式判断时对房地产均衡价格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标准金融学的理论设计了一个基本模型,并得出在该基本模型下的房地产均衡价格。然后,将银行情绪因素和启发式判断分别加入模型中,由此得出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的均衡的房地产价格,并与标准的均衡价格形成对比。由此便可清晰地阐述银行贷款行为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在对单个银行的贷款行为进行详细的描述之后,本文又进一步描述了银行间的竞争和法不责众心理所导致的银行从众行为,以及银行从众行为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最后,从反馈机制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在银行贷款行为与房地产价格波动之间形成的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对银行贷款行为的研究可知,在房地产市场的上升阶段,银行部门会普遍受积极情绪的影响,并且在启发式偏差的影响下产生认知偏差,从而低估房地产市场上贷款的违约率和收入冲击的影响,导致房地产的实际价格水平偏离真实的均衡价格水平,促使房地产价格升高。另一方面,银行信贷的从众行为往往会导致高估的房价持续被高估,低估的房价持续被低估,加剧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并且,通过反馈机制,会使银行部门进一步产生预期偏差,导致房地产价格进一步偏离真实的价格水平。在反馈机制不断放大的效应下,会促使房地产价格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价格泡沫。然而一旦泡沫破灭,同样在反馈机制的作用下,银行消极情绪以及经验法则所导致的认知偏差则会放大房地产冲击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银行为减少风险和增加保障,将会大幅减少房地产信贷或者增加房地产贷款利率,银行对房地产市场信贷投放的突然减少将对房地产价格的下降产生更大的压力,很容易产生灾难放大,引发房地产金融危机。最后,结合本文的研究,对银行贷款行为及房地产的稳定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比如,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房地产投资体系和信用风险防范体系,以有效减少人的主观因素在风险决策中造成的失误和偏差;银行还应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科学管理,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减少银行员工的短期行为;另外还应该强化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责,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对房地产参与者的宣传教育和积极引导将有助于市场参与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有助于参与者做出正确的价值估计,以形成对未来市场的正确预期。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尤其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空间”的全球扩展,标志着人类己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各国开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的重要资源,
目的研究富硒玉米对中老年人血硒、空腹血糖(FPG)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影响。方法 120名51~84岁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普通玉米组和富硒玉米组,每日食用15 g玉米粉(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力争到2020年要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
县域经济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在区
描述了c#事件的发布与订阅。有两种事件,一种是用户自定义事件,文章主要探讨利用显式调用自定义事件的方式来设计与实现银行账户余额变动提醒功能。另一种是windows控件事件,
背景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肺外结核。目前结核性腹膜炎的发病率在全球重新呈现增长趋
<正>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文化市场的发展,一些历史名人的遗迹、遗址以至籍贯,往往引发争端。关于后赵皇帝石勒籍贯的争论,便是其中典型的一例。2001年11月2日,《山西日
对中国现阶段所处发展环境的认识从何种角度切入,将直接决定中国的发展模式。本文从发展社会学角度出发,综观中国现阶段发展所处的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背景,全面思考当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