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媒介中古典音乐的下沉笺探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sco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介发展、技术革新、商业化市场环境,将流行音乐不断推上新的话题高峰,与之相对的古典音乐却日益远离大众,或成为电影等艺术形式的背景音乐,或成为特定阶级人群的消费品,被看作一种身份象征。探索古典音乐发展方向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较多,其中实现下沉破圈的少有。现代媒介背景下,大众审美的多元和垂类趋向、新的拥有更高审美需求的消费阶层的崛起,促使这场下沉运动得以完成。古典音乐的下沉,其实质是传播对象的向下扩容,是在受众范围内实现破圈。从音乐社会学角度来看,其中体现了从社会到音乐再到社会的运动逻辑:音乐的流变是特定时期受各类群体影响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反之,流变的音乐本身又吸引了来自不同圈层的受众主动或被动地加入其中。旧的古典音乐的受众圈层被破开了,在此前很长时间内,他们都是一类相对稳固的群体存在。圈层之间的流动触发了利益的重新分配,进而引发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争论。其中“高雅”和“通俗”这对概念作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代名词被广泛提及。与此同时,在下沉过程中,古典音乐被重新解读。它受到新的来自其它圈层的受众冲击,先是变为一种群体认同,紧接着成为一种身份标签、一场乌托邦幻像。古典音乐外部和内部的流变随之而来,在外部表现为从歌剧到音乐剧、从音乐剧到流行音乐的形式变化,在内部表现为古典音乐下沉过程中的“自我改造”,以及受众对下沉的古典音乐的“词”、“曲”、“唱”三个维度的接收和再解读,其中流变的核心是古典音乐的审美观。从古典音乐下沉的社会背景出发,以节目中的歌剧、音乐剧、流行音乐及其引发的社会现象为分析对象,基于“下沉”这一市场营销领域用词的运动趋势,由表及里地分析“词”、“曲”、“唱”三个维度下,古典音乐的下沉与意义流变。这是一场带有身份标识的群体狂欢,古典音乐在其中被解读、拼贴、再释。现代媒介为古典音乐的下沉提供了便利、增添了可能,同时也加速了古典音乐的娱乐化、碎片化进程。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舌淋巴管的分布及引流特征,以期为舌部肿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淋巴管间接注射技术结合淋巴管铺片透明显示法、淋巴管铸型及扫描电镜观察来研究人舌
为了解当代中专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于2002年4月对无锡市、靖江市各1所中专学校的在校学生540名进行问卷调查.
1996年12月至2001年11月在湖南长沙安排了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对11个参试品种的移栽成活率、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抗性等主要性状进行了全面鉴定。结果表明:只有岭头单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根管充填材料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含nHA-PA66的细胞培养基(DMEM)浸提液作用于实验组细胞,DMEM培养基作用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