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小麦品种耐盐碱性筛选及其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研究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增加非生物逆境限制性中低产田区粮食的增产、稳产,本研究针对内陆苏打盐碱土地区及次生盐渍化耕地作物生长的限制性因素,选用东北地区30个主栽小麦品种,采用50-250 mmol·L-1共5个浓度的NaHCO3进行萌发和苗期的耐盐碱性筛选,并以耐盐碱型品种龙麦36和盐碱敏感型品种九三08-7127为材料,对照研究NaCl与NaHCO3胁迫下小麦萌发特性与幼苗的耐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小麦品种萌发期与苗期耐盐碱性筛选不同浓度盐碱处理对不同品种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鞘长、根长及幼苗生长表现明显差异,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各项生长指标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采用不同浓度NaHCO3溶液分别在小麦萌发期和苗期进行盐碱胁迫处理,筛选获得适合的胁迫处理浓度为150mmol·L-1,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30份小麦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将30个品种的小麦分为三类,根据不同小麦品种在试验中的表现,选用龙麦36(L36)和08-7127(08-7127)作为进一步机制研究的材料。2、盐碱胁迫对耐盐碱性不同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品种小麦种子在低浓度NaCl和NaHCO3(25-50mmol·L-1)处理下,其萌发及生长均受到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浓度过高(≥150mmol·L-1)则对小麦种苗造成伤害,抑制其生长。盐碱胁迫对小麦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及细胞膜稳定性产生抑制作用,干物质积累下降,并随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且两品种差异表现明显。盐碱敏感型品种08-7127随着NaCl和NaHCO3胁迫浓度的升高,其生长变化较耐盐碱型品种L36更为明显,且相同浓度NaCl和NaHCO3胁迫,NaHCO3胁迫处理各指标变幅更大。3、盐碱胁迫对耐盐碱性不同品种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影响不同浓度的盐碱处理对小麦幼苗的生理特性有显著的影响。Na+浓度在25-50mmol·L-1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幼苗的生长、光合产物积累有所提高,同时叶片保护酶活性增强,对小麦幼苗的生长起到促进的作用。当Na+浓度在150-200mmol·L-1条件下,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光合产物积累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盐碱胁迫加剧,植物叶片中的渗透调节物质不断积累,离子平衡遭到破坏,NaHCO3处理较NaCl处理破坏效果更明显,且08-7127对处理中盐碱浓度的变化响应较L36更为迅速,其对盐碱胁迫更为敏感。
其他文献
沼气厌氧发酵技术是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和牛粪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易酸化,牛粪厌氧发酵产气潜力低。为此,开展了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研究。在采用批式发酵试验优化混合原料两段厌氧发酵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半连续发酵试验,比较应用固定床反应器(FBR)和全混式反应器(CSTR)对混合原料厌氧发酵的影响,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种厌氧反应器中微生物组成。在固定混合原料浓度的条件下,研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是人类主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大豆叶片衰老会影响光合作用、源库运输、营养再分配和抗病反应等,通过分子遗传育种手段调节叶片衰老进程是改良大豆品质和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光照与叶片衰老有密切关系,然而光环境如何影响叶片衰老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探索光环境调控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并为改良大豆叶片衰老相关性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两种栽培大豆品种垦农18(KN18)和中黄1
植物病害的防治主要有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尽管化学防治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但随之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鉴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生物防治已成为研究热点。桃色顶孢霉是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拮抗真菌,前期实验已证明其代谢物对多种植物病害均有较强的拮抗能力(已获得专利),且初步断定其抑菌活性物质为蛋白质。本实验以大豆根腐病茄病镰孢菌(Fusariun solani)及玉米圆斑病炭色长蠕孢菌(B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然而传统治疗手段对肿瘤靶向性差,这就促使人们研发新的治疗技术,如应用溶瘤病毒进行生物治疗来杀伤肿瘤细胞。重组新城疫病毒(rNDV)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对正常细胞生长无影响,预示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有研究表明,将细胞因子基因(如IL2)插入rNDV基因片段之间,可以提升rNDV的溶瘤效果。但是,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是否受到rNDV插入位点的调节,从而影响rNDV的溶瘤效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牛群中常见的两种病毒性传染病,在临床上BVD和IBR常混合感染,防控这两种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疫苗免疫,但国内尚无商品化疫苗。因此,急需研制一种同时预防BVD和IBR的安全有效疫苗。为筛选IBR-BVD二联灭活疫苗的候选毒株,对IBRV DQ-1株和BVDV HJ-1株分别进行理化性质的研究,包括酸、胰酶、乙醚和氯仿敏感性,耐热性,Mg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而且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研究表明,S.aureus TRAP(Target of RNAIII Activating Protein)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膜相联蛋白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在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能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Als3是白色念珠菌的粘附因子,能诱导良好细胞免疫应答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交叉免疫保护。为增强TRAP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将
[背景]番茄红素(lycopene)是分胡萝卜素中的一种,是一种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安全天然色素,是目前在自然界植物中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它具有抗癌、抗衰老、抑制恶性肿瘤、抗氧化和增强肌体免疫能力等诸多生理功能。由于其独特的生理作用,番茄红素渐渐被人们所重视。利用霉菌发酵生农番茄红素与化学法合汤等研法相比较,这种研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番茄红素的活性,具有节省汤本,降低污染与能耗,不受季节性限制的优
由于能源短缺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绿色、安全的可降解包装材料已成为当前越来越受欢迎的话题,开发并利用农作物及其副产物制备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同时是天然高分子等环境友好材料领域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也是利用农作物副产物以减少环境污染和缓解能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另一方面,与国外相比,我国果蔬在采后流通和储存中损失严重,这给相关人员和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
玉米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通过化学法和生物法能得到木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甘露糖等还原糖,可用于制取酒精、木糖醇、乳酸、糠醛等其他生物制品。由于纤维素外层被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覆盖,导致玉米秸秆结构牢固,难以降解,回收使用率低。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数据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微波-超声波和高温两种协同硫酸降解玉米秸秆及酸解液中糖酸分离的最佳
本实验旨在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谷子的优良食种进行保护。通过筛选并确定谷子食种分析的核心SSR引物组;构建谷子标准食种SSR指纹图谱数据库;进而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谷子食种鉴定研法。为谷子产食检测、食种鉴定、种食资源保护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核心引物筛选:在所用的130对引物中有效扩增引物为104对,占总扩增引物的77.0%;在不同基因组谷子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