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类院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以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为例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an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评价在整个高职学校的外语教学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如何能够全面、客观、科学地对外语教学还有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显得至关重要。教学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获得教学信息、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能够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落后的教育观念决定着传统的评价方式一直以单一的教师评价为主,还有就是以考试成绩为代表性的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推广。而终结性评价在很多方面有着很强的反面作用,过度的强调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并且对于外语的教学工作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  形成性评价就是针对于解决终结性评价的种种问题而提出的。所以,本文将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高职学校的外语教学融合在一起,通过定量的实验来探究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学校外语教学中应该发挥的主要作用。这对高职学校的外语教学的评价模式的丰富提供了数据支持,更为高职学校的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文章秉着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这一理念,对高职高专类院校在外语教学和教学评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笔者选择了所教授的三个班级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其中一个班级为外语专业班级,另外两个为公共外语班级,分别在三个班级实施了形成性评价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其他文献
儿童文学翻译历来是文学翻译领域里不受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在国内,其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极不平衡。  当前的研究趋势之一是从文学理论视角出发研究儿童文学翻译。迄今为止,已有
美国当代作家塞林格以《麦田里的守望者》和格拉斯家族系列故事著称于世。格拉斯家族系列故事比《麦田里的守望者》更充分地体现了塞林格的叙事艺术创新。本文以格拉斯家族系
在1993年托妮.莫里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这对于美国黑人文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当代美国黑人作家的最杰出代表,托妮.莫里森把黑人的语言、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