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的发展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中央关注的“重中之重”。十九大以来,中央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充分说明了农业问题的重要性。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资管新规:强调金融回归本源,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在这一政策背景下,银行要回归为实体经济提供信贷支持,保险业要分散和承担各类可商业化风险,这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乃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无疑都能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笔者针对西部欠发达县域,研究如何利用金融手段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规模经济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基础上,调查和研究了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金融支持的特征、主要内容和举措、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调研发现:一是随着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当前眉山市东坡区由于农村信贷需求供不应求、涉农企业资金需求具有周期性、对贷款时效性要求较高、中小型农村经营主体抵押担保能力不足、农村金融市场较为垄断、农业保险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阻碍了其现代农业的发展。二是东坡区通过创新基金增信贷款、担保增信贷款、保险增信贷款,有效缓解了中小型涉农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三是东坡区辖内各大银行在人民银行眉山市中心支行的政策指导下,加大涉农贷款的发放力度,鼓励支持农村企业的发展。四是通过创新“税金贷”、“政企贷”等金融产品,拓宽了涉农企业的融资渠道。五是积极推动适宜本地农业特点的农业特色保险试点,建立健全农业保险风险分摊机制。根据结论,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建议政府要健全完善金融体系,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农村。二是创新金融服务与产品,满足周期性融资需求。三是建议不断创新支农助农方式,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四是稳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增加涉农企业抵押担保。五是鼓励金融机构经营重心下沉,推进农村金融适度竞争。六是丰富农业保险产品,建立健全区域农村保险风险分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