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上市公司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龙头。农业上市公司对于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然而,农业上市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农业上市公司的产品创新正风起云涌,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以及新一代通信技术等研发、成熟及其在农业中的推广应用,将引领农业上市公司一场新的革命。因此,系统分析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对迎接农业上市公司新的革命,充分发挥其高端引领、示范带头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为例,研究上市公司竞争力,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论,系统阐述了研究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企业竞争力的意义、目的和内容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是基础理论,从研究文献和研究理论两方面进行了梳理。对于研究文献,整理了以往的研究文献、梳理了研究企业竞争力的方法,包括综合指数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并论述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研究理论,汇总了分析企业竞争力的劳动分工理论、要素优势理论、波特竞争理论以及学习与管理理论,并分别阐发了每种理论对研究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从五个方面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公司结构分析上,从治理结构、财务结构、股权结构上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上,从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内部因素的角度,采集五年数据,利用DEA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生产效率获得一个宏观的认识;在国内竞争力分析方面,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营业成本、业绩增长的角度,通过实例分析,研究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国内市场竞争力;在国际竞争力分析方面,利用PEST分析方法,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系统探讨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分析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水平;经济计量分析上,从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营运能力、企业偿债能力三个角度建立评判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实证研究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力;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类和划分,找出了企业竞争力相近的公司。 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建议,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农情,提出相关促进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系统研究,发现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相对集中,财务状况层次不齐;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各行业之间差距巨大,畜牧业与渔业发展潜力大,林业则亟待改进技术水平和运营管理状况;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整体竞争力不强,种业、畜牧业、水产品加工业竞争力较强,林业竞争力较弱。基于此,提高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力,需要政府为农业上市公司创造平稳良好的发展环境,继续加大扶持力度;需要农业上市公司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发挥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跟随农业“走出去”战略,提升农业上市公司国际竞争力,加强企业人才建设,大力引进培养农业人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完善企业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