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赋权视角下的乡村社区营造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1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是社会的根基,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创新社区治理是当下各界研究的重要命题。近年来台湾及日本等地的社区营造在培养公民意识,引导居民参与上取得的成功,为大陆社区治理提供创新思路。而社区赋权理论贯穿社区营造工作的始终,强调通过纵向的权力下放与能力培育,激发社区主体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增强社区内横向的资源整合与互补,增强社区的内生力量,并在制度上衔接基层政府治理,实现在地能力与权力的活化。这正好解决了现阶段中国乡村社区建设分散化与碎片化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社区赋权理论的层次与内涵,并应用于雷山村社区营造的分析中。案例村庄的社区营造由地方政府、专家评委、专业者、村干部与村民多元主体参与。面对村庄发展合力不足,专业者与村干部共同努力,唤醒村民对村庄事物的关注;在村民热情被充分激活的前提下,将村民的利益诉求聚集于贯穿“三村”的活水上,将活水水系沿岸的建设作为村庄营造的着力点;专业团队与村民、村干部形成动态合作网络,引导村庄进入自主发展阶段。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的态度、专家评委的系统指导、营造团队的外联内造、村民参与地位的提升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借鉴意义。通过对雷山村社区营造案例的分析,从建立多主体互动的合作网络,在地资源的活化和融入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三个方面来探索乡村社区建设的路径。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回顾,并提出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其他文献
针对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学实训不足、安全人才缺乏的现状,通过云平台虚拟化技术,配合课程教学目标梳理各种攻防模板并加以分类,实现高校网络安全教学虚拟机快速生成与分配管
工业4.0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工业经济迈向数字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小批量多批次生产模式下实现柔性制造和个性化定制的基础,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
<正>大型体育赛事(以下简称大赛)期间,各大基础网络应用骤增,网络运营压力增大,而围绕赛事出现的不良信息和黑客事件却与大赛相伴而生,此次巴西世界杯期间也不例外。笔者曾参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打破跨国公司的垄断就是自主创新。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相当多的国家课题经费投向了所谓的战略技术领域,以期打破跨国公司的垄断。提出了在市场经济和科技全
当下中国传统器乐表演(包括古琴)十分兴盛,尤其演奏技艺,可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笔者以“新绎杯”比赛唯一的古琴演奏获奖者、中国古琴的琴会会长赵家珍为例,指出今天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