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的碎片美与结构美——论刘恪的先锋理论与小说创作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c_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红帆船》、《寡妇船》到《城与市》、《梦与诗》、《蓝雨徘徊》、《梦中情人》、《墙上鱼耳朵》再到《欲望玫瑰》、《词语诗学》、《现代小说技巧讲堂》、《先锋小说技巧讲堂》,一个个“由无数碎片融合起来的文本”接次出炉,竞相涌入我们的视线,袭击我们的眼睛,经过编码,再进入大脑,与个人阅读经验、生活体验、记忆、回忆、想象相互冲撞、融合,最后进入一个碎片化、含混、无限开放、错乱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无数语言碎片、人物碎片、文体碎片、结构碎片、情节碎片等,还有大量的依赖于作家隐在于文本的技巧碎片和还有行、神、韵一体的永恒的孤独与忧郁情结碎片。这些文本从形式到结构,从整体到细节,均呈现出碎片美、含混美、错乱美的特质,在不断的建构与解构之下,在理论与实验的基础之上,完成了融合的碎片美与结构美。   词语碎片、人物碎片、形式碎片(结构碎片)、文体碎片、技巧碎片(意识流、互文性、元叙述)、情节碎片、情结碎片在刘恪这里充分的碰撞和融合,作者也在这里尽其力而做一些碎片式的评论。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戏曲学院网络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名毕业生,曹文莉每每跟别人说起自己的来头,总有人啧啧称赞,“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听起来真是既冷艳高贵又文艺范儿十足。“的确,大学四年,曹文莉学习了很多,美术、3D、平面设计等诸多知识她都有所涉猎,但学在其中她发现,自己的专业实在有点泛。况且一个青春洋溢的女孩儿每天对着电脑着实让人崩溃。于是曹文莉开始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她不知道四年后的自己到底能做什么?  “学生”
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而且是一部传统训诂学的经典著作,在解说字义上力求通过分析字形,来探求字的本义。但是随着我们对《说文》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