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趋化因子受体(ACRs)在已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ny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是包括白细胞、癌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在体内迁移的引信,并且可能参与原发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远处转移的每一个环节。非典型趋化因子受体(ACRs)在结构上与典型趋化因子受体GPCRs同源,然而功能却与GPCRs大有不同。ACRs对许多病例生理学事件产生影响,并且已经作为重要的分子角色在健康和疾病中出现。   目的   本课题旨在研究非典型趋化因子受体(ACRs)在已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各相关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选择40例术前未做穿刺活检及化疗的、术后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正常腺体组织、原发癌灶、转移淋巴结和未转移淋巴结的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DARC、D6、CXCR7、CCRL1和CCRL2这5个ACR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采用人工观察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法相结合。   结果   DARC、D6、CXCR7、CCRL1和CCRL2这5个ACR在乳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不完全一致。按人工观察法总体上说CCRL1和CCRL2在所有组织中表达很弱或无表达,其他4个ACR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按计算机图像分析法分析,正常腺体与原发癌灶的平均光密度值相比,CXCR7的值在原发癌灶中较高(P<0.05),D6和CCRL2的值在原发癌灶中较低(P<0.05),其余抗体无统计学差异。原发癌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的平均光密度值相比,CXCR7的值在淋巴结转移灶中较高(P<0.05),D6和CCRL1的值在淋巴结转移灶中较低(P<0.05),其余无明显差别。未转移淋巴结与转移淋巴结正常组织的平均光密度值相比,DARC的值在转移淋巴结正常组织中较低(P<0.05),其余未见明显差别。   结论   从本试验结果可推断出:(1)DARC在淋巴结中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使癌细胞在发生淋巴结转移倾向时,更容易转移到DARC表达水平低的淋巴结;(2)D6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降低和CXCR7的表达增高既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又与其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但两者之间是否有相互关联尚需进一步试验证明;(3)CCRL1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下降,可能仅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不大;(4)CCRL2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下降,可能仅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与乳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不大。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在左胸径路胸科手术中,应用R-DLT与ArndtBB进行单肺通气时气道压峰值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   方法:   36例行左胸径路胸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
目的: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I)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有代表性的免疫细胞,发挥监测脑内异常变化的功能。小胶质细胞对外界环境刺激非常敏感,既可以通过吞噬组织中的病原体
1987年,物理学家Eli Yablonovitch发表了一篇文章.他预言这篇文章会是一颗重磅炸弹,现在人们认为这是一篇开创性文章,正是它开创了光子晶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