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

来源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常温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30例肝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组n=15)和试验组(乌司他丁组,n=15).两组患者肝门阻断时间12-23分钟.试验组患者于肝门阻断前、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二天、术后第三天、术后第四天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单位.患者于术前、肝门开放后1小时、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三天、术后第五天抽取静脉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于肝门阻断前、肝门开放后1小时各取少量肝脏组织,行病检和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测定.结果:肝门阻断前两组患者AST、ALT、MPO均无差别.肝门开放后各时点试验组患者ALT、AST、MP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改变明显较轻.结论:乌司他丁通过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肝组织中的浸润,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表现或终末阶段,具有发病率逐年增高、治疗困难、预后差的特点,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近二
子宫平滑肌肿瘤(uterinesmoothmuscletumors,USMTS)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生育期妇女发病率可高达30%-40%。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borderlineleiomyoma,BLM)是介于良性子宫平
目的:通过对2013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微生物室分离的846株肺炎克雷伯菌的收集与分析,同时进行了耐药机制研究及耐药性分析,从23株碳青酶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选取的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KPC基因分型。方法:(1)针对2013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微生物室分离的846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析,根据美国CLSI的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操作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纸片扩散法(Kirby-Bau
目的和意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的一组与变态性反应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普遍较高,两病发病机制及两者间的关联一直以来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点
研究目的掌握内镜下的脑室解剖结构特点以及用于手术操作的重要解剖标志,获得详实的图象资料及各种参考数据,为进一步的内镜颅内解剖研究打下基础,而且为临床应用提供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