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筝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流传到各个地区后与当地音乐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特色的古筝流派。从地域上来看,有南北派之分,北方筝派的风格以热情奔放为主,南方筝派则大多清丽典雅。陕西筝派和山东筝派同属于北派筝,虽然筝最初起源于秦地,但是秦筝陕西筝派是建国以后才逐渐复兴起来的流派。山东筝派以菏泽和聊城两个地区,特别是以菏泽地区的筝乐为代表。两派筝乐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是以当地民间戏曲说唱音乐为母体。两派的筝艺术最初都依赖于器乐合奏形式,之后,逐渐脱离合奏形式发展为独奏形式。由于在地理位置、方言习俗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相近,造成了两筝派在筝曲创作手法以及筝的演奏技巧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音乐风格上受不同地域性因素以及不同筝家的影响以及筝曲中不同调式音阶、不同的旋律节奏特点等又使得两筝派各自有着鲜明的地方性色彩。在筝曲演奏以及筝乐研究过程中,两派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区别值得人们去一探究竟。笔者在自己习筝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梳理,从五个方面入手对陕西筝派和山东筝派进行比较研究。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追溯两筝派形成的历史源流,简要概述了两筝派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代表性筝曲,并对相关曲目进行了分类整理,介绍了两筝派主要传承情况等;第二部分主要分析造成两筝派风格异同的成因,阐述了地域性因素、当地民间音乐、方言语音等对两筝派筝曲创作的影响,以及两筝派现代代表性筝家在各自筝派发展中的风格呈现;第三部分较为具体地从两筝派筝曲调式音阶、演奏技巧、旋律节奏等方面结合谱例进行了细致地对比与总结;第四部分选择了陕西筝派《香山射鼓》和山东筝派《庆丰年》两首代表性筝曲,从创作手法、演奏技巧等方面做个案化的解析;第五部分对两筝派现代筝曲创作中在理念、技法等方面所展现的创新做了简要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