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物质生活状况大大改善,但收入差距也随之扩大。按照国际通行的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基尼系数表示,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仅为0.25,现在据报告,200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4,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提高了80%。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据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总体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在50%以上,它已经成为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本研究以长江三峡“库首第一县”——湖北省秭归县为例,对其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在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秭归县城乡居民收入历史变迁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城乡收入绝对差、城乡收入比、城乡收入增长速度差、城乡收入内部差、收入差距的横向比较以及收入取得能力和要素差、条件差等在内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评价指标体系,对秭归县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评价。    二、客观分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认为在现阶段主要是后者,其消极影响占据主导地位,使收入分配由过去的不平等有利于经济增长转向不平等不利于经济增长。并深入探讨了差距扩大的原因和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市场原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市场化形成收入的马太效应)、制度原因(收入分配制度城镇居民受益较多而农村居民受益不大;社会经济制度对低收入者保障不够,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不力:行业垄断和权力资本的滥用扭曲收入分配;市场运作不规范,法律制度不完善)、体制原因(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民索取过多;投入过低;管制过多)、资源要素原因(固有的自然社会资源差异形成的不平衡发展;城乡居民人力资本差异)等。    三、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同时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和美国、日本、韩国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经验,得出了秭归县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的系列措施,从而为实现确保秭归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切实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供了有价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