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地整理通过工程措施补充耕地数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项目区耕地有重要影响。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耕地数量指标易于确定,也便于验收,而耕地质量却难于界定与衡量,也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难点。本文通过浙江省富阳市土地整理项目、辽宁省庄河市土地复垦项目和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土地整理项目开展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评价。应用数学手段和GIS技术初步建立了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和标准地块法对项目区整理前后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整理后的耕地质量较整理前有较大提高,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效果很显著。实例验证表明,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区域差异,又要考虑项目本身的特点。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重点选择土地整理前后由于工程建设引起的变化比较大的指标,土地整理前后变化不大的指标可不作为评价指标。本项研究可为土地整理项目的土地质量验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国家的土地整理政策及权属调整方案提供参考标准。
    另外,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评价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有必要在国内外已有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因素和国家有关政策系统研究,建立土地整理不同类型、多尺度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质量评价应借助数学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来进行,需进一步探讨“3S”技术在土地整理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