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论述了文化全球化语境中异化翻译策略对保持文化多样性的优越性。不管在何种理论指导下进行翻译,译者都要选择一定的翻译策略。20世纪70年代翻译界出现文化转向,归化异化翻译策略成为讨论的主题。由于归化异化策略对文化的不同处理,同一原作会出现大相径庭的译本,而译本对于原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也会差别很大。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渐升温,文化全球化也日益明显。然而,文化属于一种“软权利”,受经济政治力量的影响和制约,有“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分。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奉行文化霸权政策以图保持其优势地位。全球文化在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压制和逐步取代的不平衡格局中发展,因此翻译必须起到抵御文化霸权,保护文化身份的作用;翻译既要传递原文的意义,又要传递原文的文化信息,这样各国文化才能取得平等交流与发展的机会;随着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发展,当今读者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能力上对异质文化的接受能力大大提高,他们在阅读时也期待异域文化;可见进行异化翻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另外,异化翻译极大地丰富了目的语语言及其文化。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翻译应该本着“和而不同”的原则进行。“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这种追求新的和谐发展的精神,为多元文化共处提供了不尽的思想源泉。翻译要尊重差别;无论强势文化还是弱势文化都要充分体现出各自的真实面目和独具特色;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达到文化之间的和谐发展。提倡异化翻译并非完全排斥归化翻译。异化翻译也必须考虑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可接受性,不能伤害到目的语语言和文化,因为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终究有着本质的差别。但是,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各国的交往不断加深,可读性的定义会相应变化,而异化翻译也会随之在各国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起到越来越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