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气能见度能反映出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低能见度天会对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造成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能见度下降成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能见度能反映出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低能见度天会对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造成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能见度下降成为重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南京的低能见度天出现频率增大,已经成为我国霾天气高发城市之一。因此,开展南京市大气能见度特征分析及其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利用观测资料分析了南京市大气能见度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通过采样分析实验研究了细颗粒物化学组分与能见度的关系,建立了本地化能见度计算方案,并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式WRF-Chem模拟了南京地区的一个低能见度个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通过分析2011-2013年的观测资料了解了南京市大气能见度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表明,2011-2013年城区能见度均值为10.14km,郊区为9.64km,南京城区能见度较好于郊区。南京能见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早晨7点最低,下午15-16点最高;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利用累计百分率法得到,2011-2013年郊区平均能见度中值分别为12.3km、11.1km、11.5km,而城区分别为11.5km、13.0km、13.5km。相对湿度、气温、风速与海平面气压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21、0.17、-0.01。能见度与大气中的细颗粒物负相关性最显著。SO2、NO2、PM10、PM2.5、O3与能见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3、-0.31、-0.33、-0.50、0.22。细颗粒物与相对湿度是影响能见度的重要因子。相对湿度越大,颗粒物浓度越高,能见度越低。其次,利用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采样结果与同步能见度数据,研究了南京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细颗粒物化学组分及其与大气能见度的关系。结果发现,采样期间细颗粒物PM2.1平均质量浓度在2013年1月(秋季)最高,为117.2μg/m3,在2013年7月(夏季)最低,为3 1.6μg/m3;相应地,平均能见度最低在冬季(5.2km),最高在夏季(18.5km)。PM2.1/PM10在冬季最高(0.68),春季最低(0.30),说明冬季以细颗粒物为主,而冬季能见度最差,可见细颗粒物与能见度的减弱有密切关系。PM2.1中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平均为30.6μg/m3,占总质量浓度的42%,总碳TC质量浓度平均为17.6μg/m3,占24%,其余物质平均为24.7μg/m3,占34%。水溶性离子中SO42-质量浓度最高,占PM2.1质量的16.6%,其次为NO3-、NH4+,分别占6.5%、5.7%。OC和EC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4μg/m3、3.2μg/m3。细颗粒物化学组分中与能见度的负相关性最显著的是NO3-、SO42-、NH4+、TC,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53、-0.71、-0.69。在不同季节,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将大气能见度与化学组分进行拟合,建立能见度计算方案。最后,分析了发生在南京及周边地区的一个典型低能见度天气个例的特征,利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式WRF-Chem,基于本地化能见度计算方案,开展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2013年1月南京大气能见度低值区处于中部,高值区位于西部的浦口区。南京7个站点中月平均最低值(2.95km)位于江宁区,最高值(4.02km)的是位于浦口区。日变化特征是晨间低,午后高。对能见度影响最大的化学组分是NO3-。IMPROVE方案模拟的能见度空间分布特征与本地化方案相似,低值区在南京中部。与观测资料相比,本地化方案的能见度模拟结果偏低,7个站点的绝对误差在-3.28~-0.90km;IMPROVE的偏高,绝对误差在0.50~4.92km。而IMPROVE的归一化平均偏差较大,在8%~99%,而本地化方案在-50%~-18%。本地化计算方案对低能见度(≤5km)的模拟准确率达58%~77%,而IMPROVE方案的在32%~54%,可见本地化能见度计算方案对低能见度的模拟效果较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能见度的时间变化特征,有利于能见度预报的改进。
其他文献
太赫兹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科学技术之一。在近几十年中,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太赫兹技术的发展也如火如荼。太赫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无线通信、国防安全、无损检测、成像、天文探测、生物医学等方向。目前太赫兹技术的发展主要受限于太赫兹辐射源的发展,寻找高功率、高效率、小型化的新型太赫兹源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本文主要采用电磁仿真的方法对新型太赫兹源开展研究。本文工作如下:1.对准
香蕉(Musa nana Lour.)起源于亚洲南部(包括中国南部),其栽培种主要起源于小果野蕉(M.acuminata Colla)和长梗蕉(M.balbisiana Colla)两个野生种,通过种间或种内的杂交、选择和演化,形成了丰富的地方品种或类型,已成为全球鲜果贸易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水果。然而,枯萎病(Fusarium wilt)的爆发与流行对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威胁,尤其是尖孢镰刀
在大型地铁投资建设项目中,安全风险管理关系地铁建设施工安全和进度,而地铁建设施工安全及进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条地铁线路的通车运营时间,对整个城市基础建设网络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地铁建设期各工点重点危大工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现场调查和风险分析,辨识了地铁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利用层次分析法(APH)、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方法验证风险评估模型的合理性,对地铁建设期深基坑开挖过程进行风险
目的:胰岛素抵抗与酒精性肝病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miRNA在胰岛素的产生、分泌和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miR-378b在酒精诱导的肝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200 m M乙醇诱导人肝细胞L-02细胞48 h,Q-PCR检测miR-378b的表达。采用电穿孔法将miR-378b mimics和miR-378b inhibitor转入L-02细胞,转染12 h后换成
明确侵蚀坡面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呼吸特征是科学认识侵蚀影响下碳循环及碳排放源汇效应的关键,对于揭示侵蚀诱发土壤碳排放的微生物机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野外长期定位观测试验,通过土壤水热和土壤呼吸监测,借助Biolog-ECO生态板和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了黄土丘陵区不同有机碳背景下侵蚀坡面水热条件、土壤呼吸特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微生物组成多样性特征。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侵蚀导致坡面不同部位水
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都明确指出了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海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首要任务。深海领域的探测与研究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体现。随着深海海洋科学研究的需要,深海调查平台如深海拖曳系统(Deep tow)、水下机器人(Remote Operated Vehicle,ROV)、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等,已经成为深海科
疯草是豆科棘豆属(Oxytropis)和黄芪属(Astragalus)有毒植物的统称,其主要毒性成分是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疯草中的苦马豆素主要由链格孢属波状芽管孢组疯草内生真菌(Alternaria Section Undiflum spp)产生。近年研究表明,在产苦马豆素真菌中存在一类结构相似的基因簇,称为苦马豆素合成基因簇(swainsonine biosynthesis
目的宫颈癌放疗实施过程中,部分病例需要二次放疗计划修正靶区和规划危险器官限量。本研究拟探讨影响R(re-planning,二次计划)的影响参数,建立多元预测模型并做初步验证,为指导宫颈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132例在我院接受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治疗前和放疗中(18次时)肿瘤和危险器官的临床数据,主要包括有: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CA-125(
孟加拉裔英国小说家莫妮卡·阿里(1967—)的处女作《砖巷》自2003年出版以来,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并荣膺许多文学奖项。作品通过记录孟加拉乡村女孩纳兹奈恩随丈夫移民英国后的生活轨迹,呈现了孟加拉流散族群在英国社会中艰难而孤独的生存境遇和身份求索。孟加拉移民文化身份的建构是《砖巷》的核心主题。作为生活在同一文化飞地的少数族裔移民群体,他们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面临着相似的冲突和歧视。然而,由于这
通过对服务性企业顾客忠诚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总结出影响顾客忠诚的五个主要因素: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价值、顾客信任和企业形象。在此基础上,提出顾客忠诚内在驱动的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