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消肿方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肿痛的短期疗效观察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活血消肿方)治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肢肿痛的短期疗效,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减少患肢肿痛等并发症提供借鉴,寻找改善术后患肢肿痛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观察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在福建省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运动损伤科诊断ACL损伤并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且术后患肢肿痛的患者共257例,脱落2例,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患者78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34例;年龄在19~45岁,平均年龄31.7岁。左膝48例,右膝30例。损伤原因:运动损伤65例,摔伤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周~4个月,平均2.1个月。均采用相同手术技术重建ACL,术后由一名非参与研究人员采用随机数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术后采用口服中药制剂(活血消肿方)+基础治疗(抬高患肢、冰敷、主动泵锻炼、及术后功能康复等),对照组术后只采用基础治疗(抬高患肢、冰敷、主动泵锻炼及功能康复等)。两组均接受相同疗程(14天)的治疗。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患肢肿胀程度、活动度、患肢活动后视觉疼痛评分(VAS)及用药后安全性评估,并对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组内、组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间1个月。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损伤原因、平均病程,伤侧分布、损伤情况、手术时间及术后1天(治疗前)髌下10cm小腿肿胀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试验组髌下10cm小腿肿胀值(6.54±1.41 mm),对照组髌下10cm小腿肿胀值(13.12±3.99 mm);治疗2周后试验组髌下10cm小腿肿胀值(1.47±1.16 mm),对照组髌下10cm小腿肿胀值(2.86±8.88 mm),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1个月两组髌下10cm小腿肿胀值均出现负值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2周后无效4例,有效7例,显效22例,痊愈6例,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治疗2周后无效15例,有效8例,显效14例,痊愈2例,总有效率为61.54%,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1天(治疗前)患肢活动后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1周、2周试验组患肢疼痛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在术后1天(治疗前)患肢活动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1周、2周试验组患肢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后早期采用活血消肿方进行术后干预,可加快术后患肢肿胀的消退,缓解患肢疼痛,改善患肢关节活动度,促进早期功能康复,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口服安全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该地区孕妇妊娠各期微量元素铁与血红蛋白(Hb)含量的相关性分析,以了解孕妇微量元素铁缺乏及贫血发生的情况及其关系,为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按孕周将190例健康孕
<正> 20年前开始的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成了新时期教育理论研究深化的突破口。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中,教育对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以及教育中人的培养问题受到人们的
结合芒市遮放贡米农业产业发展,总结主要经验和做法,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以此为培强做大遮放贡米产业提供参考。
有戏言: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说真的,考试是师生均绕不开的衡量手段,分数通常也是衡量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大多数情况下,师生通常更会关注考试的结果—
采用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畜禽饮用水中氰化物的含量。畜禽饮用水中氰化物经蒸馏后被碱性溶液吸收.与氯胺T的活性氯作用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一巴比妥酸试剂反应生成
前不久,在首届中国诚信建设成果展会上,鹿王集团被评选为"中国百家诚信示范企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推出的诚信企业典型活动,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惟一获此殊荣的国家级中
目的研究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和p53蛋白在乳腺腺病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
主要对电力系统优化潮流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综述,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和改进潮流计算方法更加必要。重点讨论了主要的电力系统潮流算法,包括简化梯度法、线性规划法、
第一部分血清ST-PSMD蛋白检测系统的建立及其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和意义研究背景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我国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约占全球5
本文旨在观察清肝降火方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石家庄市中医院心病二科门诊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确诊的60例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四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等变化。对照组给予西药(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1/日+厄贝沙坦片150mg 1/日);治疗组在西药(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