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临床上烧伤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现象非常常见,探讨其发生的特点、规律和相关的治疗措施。从而在防治上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措施。方法:本文以238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1)从烧伤的面积方面,对轻度烧伤、中度烧伤、重度烧伤和特重度烧伤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进行了研究。(2)从烧伤后的时间方面,对不同时间段内烧伤患者的ALT水平升高的发生率进行了研究。(3)从手术时间方面,对早期和延缓的切(削)痂手术后肝功能变化进行了研究。(4)从药物方面来说,探讨了甘草酸二铵针剂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AA)对有肝功能损害的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轻度烧伤、中度烧伤、重度烧伤和特重度烧伤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存随着烧伤面积的增加,烧伤患者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对于中度以上烧伤患者进行肝功能损害的检测和治疗至关重要。(2)患者烧伤7天内ALT水平升高的发生率最高,随后随着时间的增加由于治疗和其他相关因素,烧伤患者的ALT水平升高的发生率逐渐降低。因此,在烧伤患者入院治疗的1周时间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肝功能损害的恢复,避免患者肝功能损害的进一步加深。(3)早期和延缓的切(削)痂手术后肝功能变化,早期的切(削)痂手术的患者比延缓切(削)痂手术患者术后ALT升高的发生率要少。提示如满足条件尽早切(削)痂手术治疗,可以减少肝损的发生,对烧伤病人的预后也有帮助。(4)采用甘草酸二铵针剂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AA)对烧伤致肝功能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后,两周后患者的ALT、AST、GGT水平的情况显著下降,并且对球蛋白、白蛋白水平的上升有作用,提示它们能够有效缓解烧伤对肝功能的影响,并且不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1)各类的烧伤患者中,出现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与烧伤面积成正比;(2)烧伤后七天内,烧伤患者ALT水平升高的发生率最高,随后随着时间的增加经过治疗等相关原因,烧伤患者的ALT水平升高的发生率逐渐降低。(3)切(削)痂手术的时间,对烧伤患者ALT水平升高的发生率有影响。早切(削)痂手术治疗,可以减少肝损的发生,对烧伤病人的预后也有帮助。(4)烧伤后患者两种不同药物的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AA)对出现肝损的治疗效果相对佳,而甘草酸二铵针剂则对于蛋白的合成相对较好。两种药物都能够有效缓解烧伤对肝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