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滞育激素DH及其受体DHR1的转基因过表达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dang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滞育是昆虫为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一种在卵、幼虫、蛹或成虫期发育停滞的生理现象,对昆虫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是卵滞育的典型代表,但其滞育的分子机制仍未彻底阐明。研究表明,家蚕咽下神经节分泌的滞育激素(diapause hormone,DH)是诱导蚕卵滞育的主要因素,DH通过滞育激素受体(diapause hormone receptor,DHR)传递信号并最终决定卵的滞育。加强DH和DHR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有助加深我们对家蚕卵滞育机制的了解,并为家蚕育种和卵滞育害虫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从家蚕中鉴定并克隆了DH和DHR1基因的CDS序列。测序结果表明:DH基因CDS序列长579 bp,编码19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含有1个跨膜结构域;DHR1基因CDS序列全长1311 bp,编码436个氨基酸,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⑵构建了用于过表达DH和DHR1基因的piggyBac表达载体pB[A4-GAL4,3×P3DsRed]、pB[UASDH,3×P3EGFP]和pB[UASDHR1,3×P3EGFP]。将该3个载体质粒显微注射至Nis早期胚胎,通过荧光筛选获得了相应的G1代阳性蛾圈,分别命名为A4G4、UASDH和UASDHR1。经反向PCR和基因组PCR方法检测确认,3个基础转基因系制作成功。⑶将A4G4转基因系分别与UASDH和UASDHR1转基因系杂交,通过对杂交后代个体进行双荧光筛选,获得了过表达DH和DHR1的阳性杂交后代,分别命名为A4G4/UASDH和A4G4/UASDHR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DH和DHR1基因均显著上调表达,表明转基因过表达系制作成功。⑷利用qRT-PCR技术,首先对A4G4/UASDH个体中DH基因的时期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H在蛹6天和9天各有一个表达高峰,其中蛹6天峰值最高,暗示蛹6天是DH决定家蚕卵滞育与否的一个关键时期。随后对DH下游的滞育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DH对8个滞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DHR1、TRE1、TRE2、OXR1、SDH1和SDH2ab的时期表达有明显影响,对EA4和TRPA1的影响相对最小。对A4G4/UASDH的55个自交后代卵圈进行调查发现,有7个卵圈出现了滞育。该结果表明,在多化性家蚕品系中过表达DH基因,能够影响滞育相关基因的表达,但不足以使其后代蚕卵全部表现为滞育特性。⑸利用qRT-PCR技术,对A4G4/UASDHR1个体中DHR1基因的时期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DHR1在蛹6天和9天各有一个表达高峰,其中蛹6天峰值最高,暗示蛹6天是DHR1参与决定家蚕卵滞育的一个关键时期。进一步对DHR1下游的滞育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DHR1对7个滞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TRE1和TRE2的影响相对较大,发生表达变化的时期主要在蛹后期和蛾期;对OXR1、SDH1、SDH2ab、EA4和TRPA1的表达影响相对较小。对A4G4/UASDHR1的59个自交后代卵圈进行调查发现,所有卵圈均未出现滞育。该结果表明,在多化性家蚕品系中过表达DHR1基因,能够影响滞育相关基因的表达,但并不能使其后代蚕卵表现为滞育特性。
其他文献
家蚕作为驯化成功的寡食性经济昆虫已经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养蚕业和蚕丝产业目前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蚕业每年能够为我国蚕农创造超过400亿的经济价值
用磷钨酸(PW)以浸渍法改性HMCM-22分子筛,并用XRD,SEM,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发现改性后的HMCM-22分子筛原有的结构和特征未发生变化。在改性后的分子筛应用于催化十二醇与五氧化磷(P2O5)摩尔比为2:1的合成磷酸酯的酯化反应中,产物中单酯(MAP)的选择性有了显著的提高,说明了磷钨酸(PW)与HMCM-22分子筛的活性中心发生了协同作用促进了酯化反应的进行,同时也表明了该催
学位
<正>1案例资料案情摘要2012年12月4日16时许,吴某(男,76岁)被发现死在本村果园看护房内。现场情况现场位于村内果园看护房内。此房东侧是桃园,南侧是空地,西侧是院门,北侧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