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赤拟谷盗、米象、玉米象、谷蠹和锯谷盗在固体物面、设定粮面、温度均匀的粮(小麦)柱和具有温度梯度粮柱内爬行扩散速度等。并研究了各温度下赤拟谷盗和谷蠹的起飞规律。主要结果为:环境温度显著影响试虫在固体物面和设定粮面上的爬行速度。赤拟谷盗、米象、玉米象、谷蠹和锯谷盗开始爬行的爬行临界温度分别为:15℃、11℃、10℃、12℃和12℃。试虫爬行速度在爬行临界温度至30℃范围内,成线性增长。锯谷盗和谷蠹在30~35℃温区内爬行速度略有下降。赤拟谷盗在粮面上的爬行速度,随温度上升呈指数增长。米象、玉米象、谷蠹和锯谷盗均为线性增长。赤拟谷盗、米象、玉米象和锯谷盗在12~30℃的粮堆中表现出活跃的爬行行为,米象、玉米象和锯谷盗表现了一定的上爬习性,但在粮堆内迁移速度为:水平>向上>向下。谷蠹在粮堆中成聚集状态,爬行速度受温度影响不显著。在12℃~35℃的范围内,使用诱捕检测法可有效检测赤拟谷盗、米象、玉米象和锯谷盗。相同温度下赤拟谷盗的爬行速度最低,可根据粮仓最底层赤拟谷盗上爬至粮面所需时间,计算诱捕器理论放置时间。由这个时间和赤拟谷盗水平爬行速度,计算此时间内诱捕器横向可检测的范围。赤拟谷盗、米象、玉米象和锯谷盗在温度梯度粮柱爬行测试装置内表现出显著的趋温性。偏好温度区域为25~35℃,并且呈现出向高温端运动速度先逐渐升高,后下降的规律。由于上爬习性,米象、玉米象在22~25℃区间的分布与25~28℃区间的相似。在最适温区28~31℃内,爬行速度为:锯谷盗>玉米象>米象>赤拟谷盗。采用诱捕器检测法,应重点检查粮温22℃以上的粮温部位。光照条件下赤拟谷盗和谷蠹的起飞较无光条件下显著增高。有光条件下赤拟谷盗的起飞百分率约为无光条件下的1.09~1.38倍。谷蠹在有光条件下起飞百分率约为无光条件下的1.24~8.30倍。赤拟谷盗在150±5Lux的光照条件下,28±1℃为最佳起飞温度,经过24h起飞百分率为71.67%。谷蠹在150±5Lux光照条件下最适起飞温度为30.0℃,此温度下经过24h起飞百分率为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