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快速兴起,涌现出许多互联网类型的金融理财产品,如互联网基金产品、借贷平台、大众筹资等。互联网基金类产品作为我国互联网金融首款产品,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意义。互联网基金产品在其刚刚面世,就受到了众多“宝粉”的追捧,并且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就形成了巨大规模,甚至一度出现了全民进行“宝宝”产品理财的状况,之所以如此受人喜爱,原因在于他抛弃了过去理财产品的固有思维,把众多低端客户的“小钱”集聚起来,形成“大钱”,然后进行增值投资。他不仅把互联网的“长尾效应”发挥到极致,而且拉开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序幕。但是,在我国金融风险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任何微小的风险都有可能引起系统性风险,为了将金融系统风险降到最低水平,对于各种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就显得更加有意义,而要进行金融市场风险的管理,则首先要对金融产品的风险有正确认识,对风险度量方法进行探索。对于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也是如此,在该产品受追捧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不断增大,而他所面临的风险不仅仅会影响购买者,还会对其他市场主体也产生影响——如银行、基金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等。所以,互联网基金产品本身的风险虽然相对较小,但是,该风险如果处在失控的状态,它所造成的破坏将会成倍扩大,甚至可能会影响整个金融系统。对于互联网基金产品进行风险的管理,可以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和安全,所以,互联网基金产品进行风险以及风险度量的研究也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选取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风险及度量作为研究的对象,可以为以后其他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度量在方法上做出有益的探索。本文先对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风险及度量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分析概述,然后,从基金类理财产品的风险,风险度量方法和风险管理的三个角度,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基金理财产品的定义、特征及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然后,通过对贝宝兴衰的总结和分析,得出启示,为分析我国互联网基金产品所面临的风险提供借鉴。在对一般金融产品风险度量方法的介绍中,通过对各种方法之间的比较和分析,得出本文实证研究所选用的方法。而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选取16支互联网基金产品最为研究的对象,在不同的分布条件下,运用GARCH-VaR模型而计算出每个产品的VaR风险值,再运用失败频率检验法,确定广义条件下,得出的风险值,能对产品的风险进行很好的测度。风险值结果显示:GARCH-VaR模型能够对互联网基金理财产品的风险进行很好的度量,表明了我国的互联网基金产品的风险是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另外,得出VaR的值也能显示出互联网基金产品的风险值虽然很小,但是不同产品之间的风险值差距却很大,所以对该类产品进行风险度量有助于客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