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政策作为当今社会的主要治理方式之一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分配,对社会不同利益进行调整和再分配,以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有多复杂,政策问题就有多复杂。如今的公共政策由于政策问题的复杂性已不是单靠政府能够独立承担了,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由于公共政策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因而公民的参与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影响,常常使女性在参政上仍处于不利的境地。男女实际上不平等的问题也从女性参与政策过程的方方面面中凸现出来,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女性参与政策过程的比例不足、妇联的权威性不够以及参与渠道的不畅通都使女性丧失了平等参与的机会和能力。而传统的文化价值和性别角色定位也是女性无法有效参与政策过程的重要阻碍因素,导致公共政策中缺乏女性的声音,不利于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女性作为数量最为广泛的群体之一,其群体利益无法由男性或其他任何群体予以代表,女性的利益诉求需要通过女性亲身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来实现。为了使两性都能获得平等参与公共政策的机会,从女性视角,对公共政策过程有效参与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对于女性参与政策过程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当代中国女性参与政策过程的现实状况,并结合国外女性政治参与和政策过程参与的实践经验,论证了当代中国女性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现实基础、特点、可行性途径及不同于男性的特点,进而分析我国女性参与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网络参与、构建多层次的女性政策过程参与体系等比较新颖的参与模式引入女性公共政策参与过程中,积极探索提高我国女性政策参与水平的有效对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的两性平等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