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利针合谷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来源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epige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圆利针合谷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通过观察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的检查情况,探讨圆利针合谷刺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安全性高、疗效好、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符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诊断标准和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共63例,按随机对照的原则将63例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圆利针合谷刺组)32例和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组)31例。治疗组给予圆利针合谷刺法,隔日进行治疗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一共两个疗程。对照组则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5mg每次,每晚服用一次。治疗过程中通过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眩晕评定量表、TCD检查的各项指标,分析并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本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的检查结果也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圆利针合谷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在改善眩晕症状、中医症状评分方面疗效显著,且优于西药盐酸氟桂利嗪。2圆利针合谷刺法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增加患者的脑血流量,且优于西药盐酸氟桂利嗪。
其他文献
近日,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为做好《意见》的有关解读工作,邀请了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张红宇司长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3例,均给予中西医联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的不断深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逐渐成为研究重点,而火力发电作为CO2最大的集中排放源,对其实施碳捕集是必要的。氨法脱碳优点众多,但氨逃逸问题始终没有得
蜀汉政权建立后,基于自身的需要四处开疆拓土,目的在于增强自身实力,在三国鼎立中取得优势.蜀汉政权的开拓行动贯穿整个蜀汉历史.
化学课程结构的变革给化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为师生的选择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为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提供了便利;为化学课程功能的完善提供了可能;为化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融合
2005年5月17日,古巴爆发了百万人反恐怖主义的大游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也亲自参加了游行活动。这场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求美国将波萨达·卡里莱斯引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