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场的活动与太阳活动、雷电活动、沙暴和地震等息息相关,是空间物理、大气物理和空间环境等领域重要的特征参数。研究电场资料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时频特征有助于我们分析天气过程,也为我们预报首次地闪打下基础。本研究主要使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于遥感的雷暴云大气电场强度分布预测研究”项目组获取的大气电场仪资料,并以江苏省闪电定位仪资料和南京多普勒雷达资料作为辅助,分别讨论和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地面大气电场的时间变化特征和频域变化特征,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晴空条件下大气电场的日变化主要分为单峰单谷和双峰双谷两种变化波形,具有单峰单谷波形特征的站点处在非工业城镇或市郊;首次波谷的发生时间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清晨02:00-06:00);各站点的晴天大气电场强度年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季节特性:冬季各站点晴天大气电场强度值较大。(2)雷暴地面电场的变化过程对应着雷暴的发生发展过程,而雷暴过程都会呈现出生成期、爆发期和消退期的变化特征,只是每次过程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和强度不一样。(3)地面大气电场资料在频域下较时域具有更为明显的特征,通过查看在特征谐波处曲线的峰谷特征以及幅值范围或可作为对首次地闪预报的参数进行参考;将以首次地闪为终值的30分钟电场时间序列的频谱曲线作为基准线,计算多个样本曲线各次谐波处的幅度均值,以此作为标准频谱,使用欧式距离判别法进行预报效果检验,TS技术评分随着预报时间的延长从0.8降低到0.5,证明在短时临近的雷暴预报中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