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黄土沟壑区基层村绿色消解模式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rocket83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联合国对此最新研究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5%~70%,这意味着今后20年间,将有3亿农村人口逐步量变流转为城镇人口,相当于7500多万个农村宅院将在近二十年内逐步消解,如何应对乡村人居环境这一巨大转变,无疑会成为国家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在我国城乡人居环境“城—镇—村”结构体系中,城市以其绝对强势的吸引力使得人口不断增长;镇因其城乡双重特性,人口既有被城市吸引走的一面,也存在着吸引乡村人口的另一面,整体表现出动态不稳定性;而乡村则因其绝对弱势的地位始终处于人口持续衰减的发展态势之中。本论文研究面向黄土沟壑区基层村人居环境,基于该地区生态脆弱、贫穷落后、城镇化水平低下、村落布局分散的现实,适应其村庄减少、人口衰减、民居消解、农业现代、生态主导等城镇化影响下的发展态势,针对基层村发展中所出现的规划无效、建设无序、资源低效等问题,归结其发展特征与消解规律,从“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新融和的角度,剖析其消解的动因,提出基层村绿色消解的基本方向和途径,并实证性地探讨了黄土沟壑区基层村消解的三种类型。论文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论文从黄土沟壑区基层村的末端角色、条件约束、劳动力剩余和农业经济低效等方面,总体把握其发展的现实状况、特征、规律与问题。明确指出黄土沟壑区基层村的整体消解和内部消解,是剩余劳动力催生农业人口密度持续减少,以及由此衍生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建筑生活系统关系失衡等诸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返回来它又对基层村人居环境产生主导影响。基层村的消解与发展,在时间、空间、规模、经济、政策五个方面呈现出共生互动的基本关系。基层村发展类型主要包括现代农业发展型、生态发展型和旅游发展型,因此不同发展类型的基层村,其消解方式不同;不同阶段同一发展类型的基层村,其消解方式会转化。论文在这部分研究,创新性提出基层村“消解”、“消解期”的概念,以及“消解”的可量化分析因素。其次,论文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了黄土沟壑区基层村消解的动因,总结了三种发展类型基层村的人口流变规律,提出基层村面向“人口减量化”发展的积极消解的方法论思想,在“绿色”基础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层村绿色消解模式的基本思路,尝试性触及消解期基层村规划原理与方法的适宜性变革。其中,最核心的要点为:其一,基于消解期基层村传统农耕“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解体,提出建立在“3R”原则下的、三个系统达到新的融和的基层村“绿色消解”概念;提出黄土沟壑区基层村建筑生活系统的绿色消解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划对策。最后,论文以黄土沟壑区三个典型研究对象为例,分别代表基层村退耕还草式绿色消解、“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绿色消解、风土空间再利用绿色消解的模式,以此进行实现绿色消解思想、绿色消解模式及规划对策的实证研究,试图探寻基层村多样化积极消解的适宜之路。
其他文献
针对齿轮振动信号的传递路径复杂,噪声污染严重,故障特征信息微弱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的
BIM技术已经在建筑领域成为一种新的设计手段,并改变了设计师传统设计逻辑。本文通过近几年应用BIM技术设计的项目,为各个项目的楼梯间与卫生间的设计整合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建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城市中的私家汽车数量也急剧膨胀。小区车位成为稀缺资源,引发开发商、小区业主等利益各方的激烈争夺,因小区
三维成像方法按照扫描方式分为扫描式成像,非扫描式二维阵列成像和新兴的基于空间光调制式成像。扫描式成像的不足:体积大、获得高分辨率成像时耗时长;非扫描二维阵列式成像改善
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是任何一个旅游者都必须做出的最重要的决策。多年来,国外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提出了大量的相关理论模型,这些模型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结肠息肉的大小、生长方式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的1083例结
目的:实验性合成新型医用聚氨酯(PU)作为涂层基质,并将其与肝素共价接枝形成一种具有抗凝血作用的高分子涂层,制作出具有抗凝涂层的金属支架;进行体外血液相容性实验(溶血率和
中国瓷器对土耳其瓷器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外销瓷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中国瓷器的审美研究,可以得到审美变化给瓷器作品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审美的发展与土耳其瓷器
随着旅游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打造旅游救援系统已成为各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构建旅游目的地救援系统不仅是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的需要
国家形象是国际商务和国际营销领域的重要概念,目的地形象是旅游领域的重要概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上,国家形象和目的地形象对于产品和旅游目的地获得竞争优势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