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政府审计机关面临着愈来愈深的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的矛盾。在审计活动中,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实现审计目标,审计人员就必须依据审计方案确定的具体审计内容或事项收集审计证据。这意味着在审计中,对审计质量起决定作用的是审计证据的质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是形成准确审计结论的基础和保证。审计任务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取证工作是否成功,因为充分、适当、合法的审计证据是做出审计结论的保证,是形成审计意见或建议的支柱。然而,在实际审计项目工作中,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视。根据国家审计署法制司对审计业务质量内部抽查通报的结果,审计机关审计业务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中,百分之七十是审计证据质量问题。由此可见,研究审计证据质量控制问题既是审计工作实践的需要,也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的相关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的对策和建议。首先,文章着重分析了目前政府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现状,具体阐述了审计证据质量控制手段不断丰富、审计证据质量控制衡量评判标准进一步细化、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制度建立的情况。其次,指出目前存在的审计证据质量与审计取证效率的矛盾凸显、现行审计证据质量控制难以适应全覆盖的需求、电子审计证据质量控制不规范、审计取证以及质量控制的信息化建设不足、审计证据取证和认证过程中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原因。再次,文章结合具体案例详细分析了在实际政府审计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教训和经验。最后,本文结合实际,从审计技术方面、资源人力统筹安排方面、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方面以及审计队伍建设方面,具体提出了创新审计思路,积极推进大数据式审计;创建审计交流平台,建立专家库;重视资源整合,提高审计取证质量与效率;打破处室局限,实施审计联动;加强对电子审计证据的研究,制定专门准则和制度规范;建立审计证据质量控制指南,升级三级复核制度;转变传统审计观念,提高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政府审计职业资格准入,加快审计职业化进程的具体建议,以此为政府审计机关提高审计证据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