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1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俨然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国际各国纷纷加快推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步伐,中国亦是如此,加快发展信息化建设以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不难发现,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正是顺应了国际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潮流,满足社会当下发展的要求。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加快农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改革步伐,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实现社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改革;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目前,我国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如何解决农民接受信息服务滞后和农业增效的问题;如何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建立新农村信息化体系的问题等等。本文以山东省青州市农村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以推广学、经济学为理论研究基础。通过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内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经验和趋势的研究基础上,分析青州市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青州市在2002年拟定并发布了《青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目前,青州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镇、乡、村、企五级农村信息服务和信息网络体系,这套体系在建设科技信息服务、增加农业、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等多个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青州市实现了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快速和平衡的发展。当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问题,例如信息化系统中的信息服务内容不实用、信息服务对象不明确、信息服务手段不合适和信息服务人员不专业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青州市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的延伸、增强农民驾驭能力和为农民分享相关信息等造成不利的影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青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应该是:大力依靠社会的力量集中进行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是政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合本市自身发展的农村信息化建设道路;全面强化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队伍。现阶段,青州市应继续大力支持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加强农业技术体系推广;搞活市场并培育新型服务组织;促进农村大力发展创新服务方面的内容;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加强“金农”建设;加强与外部力量的合作和交流,完善信息化建设体系;用最低成本来发展农村信息化。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现有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体系,得出可供参考的优良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为青州市乃至全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做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