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与生存质量有密切关系,由于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康复期乳腺癌患者日益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了解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消除她们的情绪障碍,对患者身心健康恢复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本临床观察是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现代药理研究及经络穴位学说,结合李世杰教授多年临床经验,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康复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评表(FACT-B 4.0版)调查,分析耳针联合逍遥散组和逍遥散组的评分结果,观察耳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寻求乳腺癌康复的中医耳穴应用治疗途径。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设立样本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及终止临床试验标准。在征得患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由研究者记录其一般资料、精神状况检查及中医辨证分型。收集2015年3月-2015年10月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就诊的康复期肝郁气滞型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入组时均填写FACT-B表。两组基础治疗:据激素受体状况规范予以内分泌治疗+逍遥散加减中药口服,治疗组联合耳针,耳针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留针3-5天(即每周2次),3周后两组患者填写FACT-B测量表;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生理情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和乳腺癌的附加关注部分评分,用SPSS19.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对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表各子项目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前后用配对t检验或者秩和检验,分析评价两组经过三周期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明显提高康复期肝郁气滞型乳腺癌的生存质量,两组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2、治疗组前后经过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验,各子项目P<0.05,提示治疗组经耳针联合逍遥散中药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3、对照组前后经过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验,生理状况及量表总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它条目P>0.05,提示治疗前后无差异。结论:耳针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组可明显提高康复期肝郁气滞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耳针联合疏肝解郁中药相对于单纯中药治疗临床疗效好,耳针在乳腺癌康复治疗中有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