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由较多传统行业组成的并且多以加工、制造为主的行业,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制造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持,而经济的良好发展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所以经济的快速、有序、健康的发展就成为了一个国家强大的必要条件,而制造业是所有这一切正常发展的基础。小到洗漱、吃饭、穿衣、出行所用到的各种生活用品,出行所用的自行车、电动车、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等都是通过加工制造得到的。大到各种生产设备、飞机、大炮等也都是通过高级制造业的加工制造得到的。没有制造业作为支撑,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更别说发展。所以大力发展制造业就成了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之一。虽然制造业中有很多属于大众认为的低技术含量的传统制造加工业,但并不代表其没有发展、创新的价值。传统行业也可以因为其生产制造过程的不传统而得到发展,因为其产品的方便、创新而受到更多的认可和赞赏。而且制造业中也不乏关系到国家安全、体现国家发达程度的高端科技产品,航空器、火箭、飞机等代表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综合实力、科技发达程度的高端产品,也都是制造业的典型代表。而发达国家往往都在这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很多产品最先都是在军事方面得到研发、应用,它们最后都会因为其高科技性、便捷性而在人们的生活领域得到认可和快速的应用与发展。因此各个国家都很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2014年被首次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就是我国对制造业重视的直接体现,自从“中国制造2025”被我国列入发展计划提出以来,近些年来就在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上被多次的强调,可见我国近些年来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在提高。这一系列的政策、计划,也足以证明制造业的重要性。而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主体的河南,也同样需要响应国家号召,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壮大一批以制造业为支撑的主导产业,通过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来推动产业升级。河南省,一直以来都是人口大省,虽然也是农业大省,但人均占有量较低。在河南省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低,重工业比重高,轻污染、高附加值型产业比重低。近年来,随着河南省逐渐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转变,河南省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明显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升,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支撑和带动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河南省的制造业企业也暴露出了明显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重型工业比重大,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高、消耗大,污染性高,很多都是以破环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利润。先进制造业发展不足,拥有优秀人才、尖端技术的企业较少,生产性服务业相对滞后,产业集群经济实力弱,诸多领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较多,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认为产业升级应是使产品附加值提高的生产要素改进、结构改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高。相对应河南省的制造业,其产品附加值低及多数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事实又一次表明河南省应该重视其制造业升级,积极主动的提出相应发展措施,并且应确保其实施。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关于产业升级的相关理论,产业升级的内涵等相关内容。第二部分通过《河南省统计年鉴》、国家产权局等相关网站数据,分阶段分析河南省制造业的现状,得出了河南省制造业目前仍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这样的事实。高污染、低产出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第三部分通过上章对河南省制造业现状的分析,列出了可能影响河南省制造业升级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研发资金投入、高级人力资本、市场结构和融资结构这五个方面,并且提出了五个假设,即以上得出的影响因素均显著的影响河南省制造业升级。第四部分利用eviews软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上一部分提出的假设,得出了以下的结论:技术创新、研发资金投入、研发人员投入、市场结构、融资结构中的政府资金投入比例均显著地影响着河南省制造业的产业升级,除了融资结构中的政府资金比例对河南省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是负的以外,其余变量的影响效果均为正。研发人员投入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效果优于专利申请数,专利申请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效果优于研发资金投入,而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效果最小。产业集中度越低,产业升级效果越好。基于这样的分析结果,得出了第五部分的结论:要重视技术创新,重视人才的引进及培养、加大对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并且增加行业多样性。此外,不能仅仅埋头搞研发,追求专利数量,更多的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实际销售量,转化为实际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