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的大量燃烧使得大气环境日益恶化,开发清洁能源并调整能源结构刻不容缓。煤层气能源的开发不仅能改善我国的单一能源结构,形成新的能源产业,还能促进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逐步向环境无害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转变。与煤炭开采类似,煤层气的开采、集气管道的修建势必会波及气井、矿区周边的土地。为了修复此类土地的破坏,恢复原始的生态环境,土地复垦作为近年来较为有效的方法被大力推广。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渭北地区韩城西区块煤层气开采项目为例,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损毁分析、生态环境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提出土地复垦措施的顺序为研究区内拟损毁的土地提出了相应的复垦措施。所得结论如下:①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分7个一级类和10个二级类,其中林地所占面积最大,其次为耕地、果园,其余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较小;②在煤层气开发的过程中,对土地造成损毁的主要环节是施工准备阶段及工程施工阶段,对于土地损毁的严重性随着工程施工进度的推进愈加严重,除管线区为挖损损毁外,井场区、井场临时施工区及井场联络道路区均为压占损毁;③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研究区内生态环境评价分析模型,确定五大指标及子系统权重,从而得到研究区内生态环境评价模型;以该模型为判断条件,最终得到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图;④按土地适宜性的评价结果来看,井场区及井场临时施工区土地适宜的复垦方向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管线区土地适宜的复垦方向为耕地、草地,井场联络道路区土地适宜的复垦方向为园地、林地、草地。结合上述结果,采取工程技术措施与生物和化学措施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拟损毁土地进行复垦。将复垦区内损毁的土地尽量按照原始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复垦,无法恢复原始类型的按照草地进行复垦,同时对挖损、压占的土地损毁情况进行监测,作为工程完工后验收的依据,鉴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状况,本研究建议植被种植后必须进行不少于5年的抚育期,待其完全成长并达到一定的成活率或覆盖度后可任其自然生长,但要防止人为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