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及煤岩显微组分热解、气化过程中氮的迁移机理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ait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燃料资源,在煤的利用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氮氧化物(NOx)是其中一种。NOx不仅可形成酸雨、而且会引起光化学烟雾,N2O则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因此减少或控制NOx排放的洁净煤利用技术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深入了解NOx及其前驱物的生成规律,并充分认识其生成机理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解决。 本研究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滴落床/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固定床反应器,用离子色谱仪、元素分析仪、气相色谱-质谱仪等对煤热解、气化的气相、液相和固相产物中的含氮化合物进行分析,首先考察了5种不同变质程度原煤在热解过程中氮迁移的规律;其次对同一种煤中分离的三种煤岩显微组分和不同变质程度的镜质组热解过程中氮迁移的规律进行研究;随后进一步考察了煤和煤岩显微组分在不同气氛气化过程中氮迁移的规律;最后对含氮模型化合物热解和气化过程中氮迁移的规律做了研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煤热解过程中氮的迁移 煤热解过程中HCN主要生成于挥发分逸出阶段,其生成率随煤的挥发分含量增高、热解温度升高和加热速率增高而增大。NH3的生成率随
其他文献
一氧化碳(CO)中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突发事件,凡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均可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如果防护措施不佳或通风不良时,即可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家用煤炉产生的一氧化碳及煤
基于无记忆BFGS拟牛顿法结构,给出一个LS型的三项共轭梯度法,证明了该方法在Armijo型线搜索下对非凸函数具有全局收敛性,对二阶连续一致凸函数具有至少R-线性收敛速率.初步的
摘要:本人根据现代认知论的观点再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分析了数学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思維活动的过程,并结合理工专业学生的兴趣特点和专业知识,指出必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为目的,并融合多种兴趣激发方式,以师生的互动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全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数学课程;理工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
在现在这个社会时代飞速发展的趋势下,经济建设也在不断地突破向前。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领域已经和互联网紧密结合,形成了先进的行业技术。而互联网金融
作为一个新发展起来的事物,财务共享的财务处理模式的转变对企业内部的风险管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财务共享的发展出发,分析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优势与局限性,经分析发现,实
本文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理论模型,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考察1999—2013年中国31省房地产价格的空间相关性和经济开放度对房价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价格存在显著的
以宁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例,并结合宁县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环境影响识别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DPSIR获得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值.
运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03—2013年湖南省14个市(州)人居环境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并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从整体态势来看,2000—201
煤的组成、结构及其反应性一直是煤科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问题,本论文通过对煤的溶剂抽提实验与抽提机理及动力学研究,加深了对煤组成和结构的理解。不同煤种因成煤植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