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通过研究“80后”艺术家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艺术个体与群体的生存状态,并通过事实例证,追溯成都“80后”艺术家的生命轨迹和工作动态,寻找这一群体独特异样的生态模式和历史成因,为“80后”艺术家的语言方式探索与创作实践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学术依据。“80后”艺术家在探索实践中,有必要反思关照自身的生态现实,找到精神与价值观的主线,保持自己独特的意识个性及价值诉求,稳步良性地建构未来的中国当代艺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时代的进程在不断加快,“80后”艺术家群体开始以不同的姿态呈现在大众眼里,并已渐渐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本文研究的对象——成都“80后”艺术家。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中较为典型的成都“80后”艺术家群体。当然作为一个时代群体,“80后”艺术家之间必然有一定的共性,在社会背景下“80后艺术家”在艺术群体中,他们的艺术创作、生存状况和个体体验将面临挑战,在生存与理想的现实中,他们将面临艰难的选择。本文以此为据,研究并呈现成都“80后”艺术家群体在现实环境中的真实面貌。结合时代要求,从中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期待,以此希望“80后”艺术家在建构未来的艺术生态中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