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棅是明初闽中诗派的理论代表人物,以其所选《唐诗品汇》、《唐诗正声》二唐诗选本对整个明代的诗歌创作以及明以后的唐诗研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第一章综述学界对高棅的研究,将高棅研究分为明代、清代和现当代三期,考查了历代研究者对高棅的唐诗选本、诗学观念、诗歌创作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认为在文献资料整理、诗学渊源、诗学主张、诗歌创作等方面尚有开拓空间。第二章考查高棅的诗学理论与林鸿的渊源关系。文章认真梳理了林鸿的生平,指出林鸿诗歌摹拟盛唐的特点与倾向;将高棅与林鸿的交往略分为林鸿入京前、入京期间与辞官归隐后三阶段,辞官归隐后林鸿对高棅影响最大。林鸿在创作与理论上都对高棅产生了影响,理论上的影响主要有二:对盛唐诗歌的推崇;对盛唐诗歌“神秀”艺术特色的体认与概括。高棅的诗学理论是林鸿推崇盛唐主张的贯彻与执行,但高棅的诗学理论比林鸿更加系统化与理论化。第三章探讨高棅的“神秀”诗学观念。高棅的“神秀”诗学观念继承于林鸿,但也是其对“神秀”语词基本内涵的把握,高棅的“神秀”诗观有一个系统的建构过程,其将神秀发展成自己的核心诗歌美学观念与其对盛唐诗歌的艺术体认分不开。高棅将李白的诗歌视为盛唐“神秀”的典范,并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审美认同表达了其对“神秀”自然真适之美的认可。高棅“神秀”诗观的提出影响了明代诗坛对李白的评价与接受,对王士禛“神韵说”的提出也有一定的启发。第四章重点考查高棅拟唐诗歌。高棅的诗歌创作整体成就不高,但拟唐诗歌是其创作中最有特色有价值的部分。高棅大量创作拟唐诗歌,与明初诗坛的拟唐风尚密切相关,也与高棅自身的诗歌美学观念——推崇盛唐、推崇李白密不可分。高棅的诗歌创作与他的诗学理论一脉相承,是其诗学主张在创作中的体现。高棅通过系统的理论阐述与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表达了推崇盛唐的诗学观念,影响了明代的诗歌创作走上了学唐的发展道路。高棅对明代诗坛主流最终形成诗学盛唐的倾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学界的研究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