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及与龋病相关性,分析两民族高龋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基因分型差异,以期对本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儿童龋病危险性预测和为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对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3-5岁儿童389名进行口腔菌斑白色念珠菌分离培养及鉴定。筛出两民族高龋儿童样本并从中随机抽取两民族高龋儿童样本各20份,测序后行PCR25SrDNA基因分型和RAPD基因分型。结果:(1)汉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于维吾尔族,分别为39.6%和24.3%,分布具有民族差异性;(2)维吾尔族、汉族白念检出率与龋失补指数分级均具有正相关性(χ2=31.037,P=0.000,r=0.421;χ2=80.454,P=0.000,r=0.497)(;3)40株维吾尔族、汉族高龋儿童PCR25rDNA分三型,RAPD分五型;汉族、维吾尔族高龋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PCR-25SrDNA基因分型分布不同(χ2=7.697,P=0.021),但均以A型为主导;汉族、维吾尔族高龋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RAPD基因分型分布无差异(χ2=1.573,P=0.814),且1型在两民族中的比例均高。结论: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不同,口腔白色念珠菌可能是龋病的危险因素。白色念珠菌PCR-25SrDNA基因分型与RAPD基因分型应联合使用增加基因分型的可靠性。白色念珠菌PCR-25SrDNA基因分型中携带A型者和在RAPD中携带1型者可能更易致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