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引起众多人们的高度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飞速发展,现阶段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多元社会格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增多、不同利益群体间的摩擦逐渐加剧、普通老百姓法制意识和维权意思的不断增强,致使群体性事件呈现高发态势,并伴随出现爆发升级快、公众参与度高、处理难度大等新特点。群体性事件规模的不断扩大、形式的日益激烈,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基层政府是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先头兵”。基层政府执政能力不强,处理群众信访工作中缺乏经验,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上缺乏重视,处置过程中由于受到执政理念、干部工作能力、应对机制等各方面的影响,往往出现处置不当,事态不断扩大,最后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以及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掌握一般规律,探索基层政府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深层次原因,健全预防和处置机制,完善善后处理的建议。切实减少和减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危害,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主要有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关于群体性事件定义、特征、成因、预防、处置及事后处理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创新点、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写基层政府与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理论,包括对群体性事件、基层政府的相关概念进行说明,并对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相关的理论,例如社会冲突理论、抗争性政治理论、治理理论和危机管理等理论进行阐释。第三部分主要是问题分析,包括研究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原因以及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基层政府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第五部分是案例分析,通过介绍X县甲镇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过程,强调X县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成功经验做法。第六部分提出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对策。首先说明了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然后从群体性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提出具体的应对对策,为基层政府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