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颤抖——贝克辛斯基油画艺术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cendant_of_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克辛斯基(Zdzislaw Beksinsk1929-2005)是波兰著名的画家、雕塑家、摄影家。其作品以其独特的幻觉创作方式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真实与虚幻的荒凉世界。他的绘画描述了一种末世的恐惧与黑暗,地狱描绘几乎是他油画的全部主题。这位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艺术家,把他个人的心灵经验用恐怖的形式呈现给世界,画风融合了漫画风格,有极强的造型感和隐喻力量。传说贝克辛斯基是因为车祸后脑部受到了创伤深度昏迷了几个月,醒来后就开始创作这些稀奇古怪的画作,他自称这是他被囿于生死之间时看到的情景。他的作品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是丑陋的发泄,有人认为是灵魂的接触,总之这位波兰艺术家是位充满争议的人物。  本课题对贝克辛斯基的艺术风格、绘画作品、艺术精神以及贝克辛斯基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总结出贝克辛斯基绘画风格演变的原因及其艺术创作的精神内涵。丰富了贝克辛斯基个案研究的资料,具有原创性,让人们更加全面的了解贝克辛斯基的人生及艺术。
其他文献
万寿祺(1603—1652),字年少,号沙门慧寿、寿道人等。清初著名遗民书法家、画家、诗人。本文是关于万寿祺书法的专题研究。本文对万寿祺交游进行考证,从其交游人群与参与抗清
城市设施景观艺术承担着体现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的重要作用。民间艺术作为城市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城市设施景观设计中的合理转换,对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艺术发挥
文章介绍用于浇筑渡槽混凝土的全液压移动模架的结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施工方法。与采用传统的现场支护散模结构方法相比,采用移动模架施工具有生产率高、不受地面环境影
期刊
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世界艺术史中,很少有艺术品如同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那样受到如此多样而戏剧化的评价。他曾是奥地利艺术圈风靡一时的偶像人物,同时也在国际上被公认
文章对用于京沪高速铁路箱梁架设的起重量为800t的架梁机机型(吊运架一体机、分体机)、主梁设置位置等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提出了800t级架梁机的最优总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