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赤霉素和抗坏血酸对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的调控机理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g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机理,研究外源赤霉素和抗坏血酸对其早衰的调控作用及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厚皮甜瓜‘迎春(F1)’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GA3)和抗坏血酸的方法,通过比较侧蔓坐果节位叶片与其主蔓相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等生理指标动态变化,研究坐果节位叶片早衰机理,并进一步研究了外源赤霉素和抗坏血酸两种外源物质对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的调控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厚皮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侧蔓坐果节位叶片与其主蔓相邻叶片相比,前者的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分别显著高于后者,而SOD、P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却显著低于后者;坐果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代表光合作用中光系统Ⅱ单位反应中心活性的叶绿素荧光参数ABS/RC、TRo/RC、ETo/RC和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著低于主蔓相邻叶片,初始荧光Fo和用于热耗散的光能DIo/RC显著高于主蔓相邻叶片。表明,坐果节位叶片早衰的机理是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系统受到了影响,造成膜脂过氧化,加速了坐果节位叶片的衰老,导致光合作用过程受到损害,光合效率下降。2.在厚皮甜瓜果实生长过程中,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不同浓度(50,100和150mg/L)的外源GA3溶液对坐果节位叶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00 mg/L外源赤霉素处理可以使坐果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速率显著降低,且叶绿素吸收、捕获和用于传递电子传递的光能(ABS/RC、TRo/RC和ETo/RC)及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著提高,用于热耗散的光能DIo/RC显著降低;喷药处理后的坐果节位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显著下降,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内源ABA含量显著降低,ZR、IAA和GA3含量显著增加。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外源赤霉素溶液能够降低坐果节位叶片内活性氧含量,提高抑制衰老的激素水平,延缓坐果节位叶片早衰,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3.在厚皮甜瓜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不同浓度(2,4和6mmol/L)的外源抗坏血酸溶液均不同程度延缓了坐果节位叶片早衰的发生。其中喷施4 mmol/L和6 mmol/L抗坏血酸溶液可以显著提高坐果节位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显著降低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喷施4 mmol/L抗坏血酸溶液还可以显著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Fo和DIo/RC值,提高Fv/Fm、ABS/RC、TRo/RC和ETo/RC值,同时SOD、P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也显著增强,抑制衰老的内源激素ZR、IAA和GA3含量显著升高,促进衰老的ABA含量显著下降。表明,叶面喷施适宜浓度抗坏血酸溶液可以加速抗氧化酶系统对活性氧的清除,降低其对细胞膜的伤害,延缓坐果节位叶片衰老,减少叶绿素和蛋白质的降解,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4.在果实产量和品质方面,喷施100 mg/L外源赤霉素溶液和4 mmol/L抗坏血酸溶液均可以显著提高厚皮甜瓜果实单果重,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12.69%和13.71%,并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含量显著上升,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综上所述,在适宜地区,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和抗坏血酸溶液均可以显著延缓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提高果实产量并优化品质,本试验条件下,喷施100 mg/L外源赤霉素和4 mmol/L抗坏血酸溶液效果最优。
其他文献
中药材在生长、采收、加工尤其储藏过程中,受其自身因素及外在环境条件的影响,极易发生霉变,并产生具有体内蓄积毒性的真菌毒素,不仅会影响药材的质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高新设备持续升级,各种操作也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加之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等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煤炭企业现有的人员素质并不能适应当前的人才需求,而一
本文对双线嗜粘液蛞蝓多糖PBP60各组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包括蛞蝓多糖PBP60组分分离纯化和理化性质研究、多糖的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蛞蝓粗多糖经剪切酶提、乙醇分
研究贝兹原理关于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最大风能跟踪理论,提出了叶尖速比控制方法。介绍风力机的数学模型,以及最佳叶尖速比控制方法,构建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继而
<正>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文学理论,在当代美学史上已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接受美学主要是研究一部艺术作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所具有的不同的社会意义。这是近年起
目的:观察不同干预措施下大鼠胸导管淋巴液量及其组胺、5-羟色胺等物质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淋巴系统在针灸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将45只雄性Wi 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针
获取故障征兆是诊断系统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应用小波变换理论提出了一种信号突变征兆提取方法,并将它应用于转台故障诊断中.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信号突变征兆提取上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