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与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其中,体内高水平的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acids,NEFA)即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能够增加全因死亡率,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棕榈酸是饮食中富含的一种与氧化应激和炎症有关的饱和长链脂肪酸。然而,棕榈酸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及其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尚未被阐明。阿昔莫司(acipimox),化学名为5-甲基吡嗪-2-羧酸-4-氧化物,是一种烟酸衍生物。它能够抑制脂肪分解并减少脂肪组织释放游离脂肪酸。已有研究证明阿昔莫司可减轻接受利托纳韦治疗的合并脂肪萎缩和高脂肪酸血症的LDLR基因缺陷小鼠体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此外,我们先前的研究也表明阿昔莫司可抑制高油酸饮食诱导的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但阿昔莫司对高棕榈酸饮食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以及斑块稳定性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选用ApoE基因缺陷(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高棕榈酸饮食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并明确采用阿昔莫司治疗能否减轻高棕榈酸饮食诱导的此种作用。方法:将6-8周龄的健康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给予普通小鼠饲料的对照组(Control group, n=10),给予含5%棕榈酸饲料的高棕榈酸饮食组(Palmitate group,n=10)和给予含5%棕榈酸、0.02%阿昔莫司饲料的阿昔莫司干预组(Acipimox group,n=10)进行饲养,自由摄取自来水,干预12周后检测如下指标:1.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游离脂肪酸(FFA)浓度;2.采用大体油红染色观察降主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情况;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3.采用石蜡切片Masson染色检测主动脉窦部斑块内胶原沉积情况;4.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3、9、14以及组织抑制因子(TIMP)1、2的表达。结果:1.实验结束后,饮食干预各组ApoE-/-小鼠血浆TG、TC、LDL-C和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高棕榈酸饮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FFA水平显著升高(P <0.01),而阿昔莫司干预组与高棕榈酸饮食组相比血浆FF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 <0.05)。2.饮食干预12周后,高棕榈酸饮食组ApoE-/-小鼠降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 <0.01),而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较对照组虽有加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阿昔莫司干预组ApoE-/-小鼠降主动脉和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均较高棕榈酸饮食组显著减轻(P <0.01)。3.高棕榈酸饮食组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粥样硬化斑块内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而阿昔莫司干预组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粥样硬化斑块内胶原含量较高棕榈酸饮食组显著增加(P <0.01)。4.实验各组ApoE-/-小鼠主动脉组织中MMP-3和TIMP-1免疫组化显色不明显。高棕榈酸饮食组与对照组相比ApoE-/-小鼠主动脉MMP-2表达明显增加(P<0.05),MMP-9表达显著减少(P<0.01);阿昔莫司干预组与高棕榈酸饮食组相比ApoE-/-小鼠主动脉MMP-2表达显著减少(P<0.01),而MMP-9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各组ApoE-/-小鼠主动脉组织中MMP-14和TIMP-2表达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高棕榈酸饮食能升高小鼠体内游离脂肪酸水平,加重其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并降低斑块稳定性。2.阿昔莫司能明显减轻高棕榈酸饮食诱导的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并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3.阿昔莫司可能通过降低MMP-2的表达来改善高棕榈酸饮食诱导的斑块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