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不断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中,作为维护国家利益舆论工具的意识形态无疑对社会的变迁带来深刻影响。当下,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各种反华势力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消解企图以及国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错的背景下,多元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大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也是最能并最愿意接受多元文化的群体。大学生能否处理好多元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走向。因此,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正确认识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立足于当代现实,运用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探寻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高校教育必须强调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代表着最广大民众的利益,具有科学性和主导性,不能任由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蚀,必须更好地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另一方面,在思想观念日益阶层化,贫富差距扩大化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现实中,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产生了怀疑甚至动摇,对现今社会的发展方向抱有中立态度。因此,高校需厘清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和科学指导作用,强调文化的多元性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文化的交织、兼容和发展的态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落在实处,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育人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