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猪引起伪狂犬病,导致新生仔猪出现致死性脑炎,育肥猪呼吸障碍,母猪繁殖障碍等症状,给养殖业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PRV具有潜伏感染的特性,严重影响猪场净化猪伪狂犬病的进程。IL-10是一种重要的多效免疫调节因子,病毒潜伏感染诱导的细胞IL-10可阻止病毒潜伏感染的细胞发生死亡,有助于储存潜伏感染病毒的基因组。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SGs)作为哺乳动物翻译系统关闭的结果,有利于细胞应对外界环境压力(比如热休克,氧化性应激,局部缺血或者病毒感染)。不同病毒对SGs的影响不同,有些病毒为了借助SGs募集的蛋白完成自身的复制,会诱导病毒感染细胞内形成SGs,而有些病毒为了抵抗宿主翻译休止对自身蛋白质和基因组的复制的不利影响,则会破坏感染细胞内SGs的累积。本文通过体外研究,探讨PRV感染对IL-10及应激颗粒的影响,内容及结果如下:1.PRV感染显著诱导IL-10的启动子,m RNA及分泌水平通过双荧光素酶系统及RT-PCR方法,动态分析PRV感染PK-15细胞对IL-10启动子及m RNA的影响,同时,在PAM细胞上,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PRV对IL-10分泌的影响。我们发现PRV感染PK-15细胞6 h以上,可极显著(P<0.01)激活IL-10的启动子活性,且与感染时间有关,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激活倍数相应的增加,但是PRV诱导IL-10启动子与感染剂量无关;而PRV感染PK-15细胞12 h可诱导IL-10 m RNA水平,且与感染剂量有关;PRV感染PAM细胞12h诱导其蛋白水平,18 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紫外线灭活的PRV不影响PRV诱导IL-10的启动子,m RNA及蛋白水平,表明PRV诱导IL-10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2.IL-10启动子低甲基化修饰参与PRV诱导IL-10过程通过BSP测序及超表达po DNMTs,分析IL-10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PRV诱导IL-10的关系。我们发现,PRV感染PK-15细胞,可显著减低IL-10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且超表达po DNMT3a或者po DNMT3b抑制PRV诱导IL-10的启动子水平,表明IL-10启动子的低甲基化参与PRV诱导IL-10的过程。3.PRV感染不诱导SGs累积通过IFA技术,动态分析PRV感染He La细胞诱导SGs的情况,结果显示PRV感染不同时间均不诱导细胞内出现SGs,且与感染剂量无关。为了排除细胞特异性的原因,在PK-15细胞上进行同样的实验,我们得到相同的结果,即PRV感染不能诱导SGs的累积。4.PRV感染破坏阳性刺激物诱导SGs的累积采用IFA技术,动态分析PRV感染对阳性刺激物Arsenite(依赖e IF2α磷酸化诱导SGs)及Hippuristanol(不依赖e IF2α磷酸化诱导SGs)诱导SGs的影响,结果显示PRV感染阻碍这2种刺激物诱导SGs的累积,表明PRV阻碍SGs累积不依赖于e IF2α磷酸化。利用western-blot技术,我们发现PRV感染的He La细胞内,TIA-1蛋白水平有所下降,再用Arsenite处理,则TIA-1蛋白水平下降幅度更大,表明PRV感染可能引起TIA-1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