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4-羟基-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ESIPT性质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85954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创新科技的大潮中,新型材料的发展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科技的进步提供支持和便利。在开发新材料的同时,高效的利用和转化已有的丰富资源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苊作为煤焦油中的富集产物具备精细加工和定向转化的潜质,其转化产物萘酰亚胺是良好的荧光发色团,在分子荧光探针、细胞成像和光学器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定向修饰萘酰亚胺母体,合成了一系列发光化合物,并针对六个化合物的结构和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发光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醛基和羟基引入萘酰亚胺,增加化合物的水溶性的同时构建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的必备条件。BHC固体展现出少见的光致变色现象,BHC的耐光漂白能力,稳定性都由荧光测试验证。在测试的过程中还建立了温度与化合物从酮式构型到烯醇式结构的还原速率之间的正相关性。引入的两个亲水基团成功将化合物用于细胞成像和次氯酸盐的检测方面。次氯酸氧化作用的检测机理由滴定核磁验证,探针对次氯酸检测的检测限可低至1.16×10-8 M,且在不同pH下的稳定性,不同离子混合溶液中的选择性,竞争性以及细胞成像和内源次氯酸的检测均充分表征,性质良好。2、设计合成三种席夫碱结构的化合物N-1、N-2、N-3。从化合物的优化构型和能级轨道计算、溶剂化等光物理性质、含水量荧光光谱、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加强机理方面研究了溶剂和溶质的分子间氢键作用加强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H-bonding activates ESIPT)的发光性质。从N-1到N-3是共轭结构增大的设计,高斯理算计算中也反映能量带隙的减小,在之后的溶剂化紫外吸收中印证设计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含水的溶液没有荧光发射,在水分子的加入后,荧光随着时间推移有数倍的增长,同时荧光量子产率也有约十倍的提高,其中化合物N-1的50%含水量的溶液放置24 h后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51%。这三个化合物在较高含水量的溶液中仍能保持较高的荧光强度,这为有机发光材料在细胞和组织成像的应用领域提供参考。3、设计引入吸电子性质的苯并咪唑和苯并噻唑杂环合成化合物N-N和N-S,利用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的性质来扩大化合物的平面尺寸和共轭大小从而改变化合物的发光特性。经过两个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和不同含水量的荧光等方面的表征发现具有相似结构的两个化合物的发光性质是类似的。在质子型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的红移现象与高斯理论计算的构象变化和共轭平面的扩大是相互印证的。两种化合物均能识别有机溶剂中的痕量有机胺,文章选取并测试了两种化合物正丁胺、乙二胺和三乙胺的识别能力。化合物N-N和N-S对三种胺的检测限分别为:9.9×10-8 M、6.5×10-8 M、9.4×10-7 M、5.4×10-8 M、9.2×10-8 M、7.8×10-8 M。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电网设备规模也越来越大。在电网需要减员增效的大背景下,通过有源的门锁进行维护无疑会给运维班组带来巨大的维护工作量。实现智能门锁无源化,能够最大
目的探讨S100B对脑肿瘤脑损伤及其脑肿瘤放射治疗中放射性脑损伤的临床意义及对脑肿瘤良恶性鉴别的生物学指标。方法临床选择101例脑肿瘤患者,年龄17-69岁,平均46.7岁,男48例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占男性癌死亡的第2位病因。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含氮杂环类是一类常见的化合物,而其中咔唑类化合物尤为重要,其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这类化合物可以与生物体内的各种受体通过氢键、配位键或范德华力作用,从而使得咔唑类化合物
目的:研究OVCA1基因对人卵巢癌细胞系A2780细胞内cyclinD1、p16、NF-κB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是否通过调节cyclinD1的表达水平,发挥调节细胞周期、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以及O
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做好农业气象应急服务是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但是农业气象应急服务需要多
分布式系统在大型网站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副本状态机是分布式系统容灾备份与负载均衡的常用解决方案,通过分布式一致性协议保证多副本之间数据存储的强一致性,从而提高系统
储油罐作为石油化工领域的重要生产设备,其内部储存着易燃易爆的油品,一旦发生储油罐静电火灾爆炸事故必会产生严重后果。储油罐静电火灾爆炸事故隐患不易觉察,为降低静电火花放电危害甚至避免储油罐静电事故的发生,有必要深入了解油品静电的产生与消散规律、研究储油罐罐内油品静电电位分布规律、评估储油罐静电事故风险并提出静电消除与安全防护措施。本文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三种手段对储油罐内油品的静电分布和
目的:本课题主要是为了探讨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经期延长的临床疗效,主要观察固经汤加减对于经期延长(阴虚血热证)72例的临床疗效,与中成药葆宫止血颗粒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验证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进一步探讨本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方法:本课题共观察72例患者,均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均为阴虚血热证经期延长患者。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