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文化多元化、经济一体化、教育终身化的21世纪,英语教育成为动态的教育、发展的教育。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交际工具,已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为各个家庭、学校所重视。初中是英语学习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时期,随着我们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这使得在基础教育阶段对语言说的能力的培养愈益重要。在教学中,作者也很重视对学生们的英语口语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然而在作者任教的济南市某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却并不明显。2010年9月,作者迎来了10级2个班的新同学,通过一个学期的观察,发现他们的口语水平普遍偏低。作者所在的中学处于城乡接合部,周围的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升入初中后英语的学习成绩相差较大。七年级正是打基础的阶段,学生入学后,普遍英语开口能力差是我们每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在城乡结合部中学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在国内,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们对中学英语口语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针对学生的口语学习,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统一调查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作者首先简要阐述了口语和口语能力以及教学策略的相关概念,新课程标准对口语教学的要求,比较了小学与初中口语教学特点。在相关文献的启发下,作者试图全面了解初中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方面的问题,以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次,在提出研究假设的情况下,作者采用口语测试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掌握了作者所在中学的英语口语教与学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数据分析显示,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普遍较差,有学生自身的因素,教师和教学过程中的因素,而口语教学的问题也表现在不同方面,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接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启发下,针对存在的口语教学问题,作者提出了相对应的口语教学对策,并进行了实验,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作者选取七年级一班为实验组,二班为对照组,对实验组采用教学对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历时一个学期。实验后,SPSS17.0软件的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口语后测平均数高与对照组的后测平均数,两组的口语成绩有明显的不同。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作者设计的教学对策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口语测试成绩。实验后,作者再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对说英语的兴趣程度和信心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作者设计的教学对策能够提高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最后,作者概述了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教学启示,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建议。本论文旨在帮助初中生有效的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作者希望这一课题在中学英语教学方面能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一点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帮助。作者相信,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目标,我们要继续研究这一课题,将其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