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邮政储蓄市场化改革方向探讨——对日本改革经验的借鉴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on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邮政金融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一国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进程,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金融需求,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我国现行邮政邮政储蓄制度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邮政储蓄在我国金融组织体系中的定位问题,指出现行邮政储蓄制度存在的问题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和金融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为了促进邮政储蓄健康、有序发展,理顺和完善我国银行机构组织体系,便于银监会加强对邮政金融业务的监管,应该尽快对现行邮政体制进行改革。 为了面对现实状况,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平稳的发展,在改革的进程中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中国的邮政储蓄改革应当在深入调查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借鉴金融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作为我们的邻国日本,与我国有着地缘相似性,邮政储蓄业务发展较为成熟,其邮政储蓄改革的中出现的问题与我国比较相似。因而,深入研究日本的邮政储蓄业发展史,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并以此为参照,来研究和分析我国邮政储蓄改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 考虑到中日两国国情的不同,研究对象的时期不同,本论文不采取一一对应的比较分析法,而是采用现状分析(中国)-借鉴点提炼(日本案例)-可行性分析(中国国情)这样一个由提出问题-探讨解决方法-提出设想这样一个具体的研究方法。按照历史的、逻辑的顺序,对我国邮政储蓄业务展开实证研究,对邮政储蓄机构在我国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格局中的位置作了较为准确的定位,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运用实证分析和归纳分析的方法,结合一定的定量分析,对日本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改革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概括;最后,从比较经济学的角度,把日本邮政储蓄的经验运用到我国实际,对我国邮政储蓄改革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措施。
其他文献
截止到2000年,全球体育产业年产值已经达到了4000亿美元,并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21世纪,体育产业将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并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发挥积极
和篆刻有关的名词诸如实用、流派、技法、金石等等,对于印章的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有效地定位和推广,存在至关重要的作用。今人不同于古人,主要在于人格和思维,印人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的思考,愈来愈多的新名词出现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对于新名词的出现,需要辩证地来看。古人不说传统,只说古法,不说创新,只说变乱古法。所谓的传统和现代,与东西方的时空观念变化密切相关。过去的社会潮流只存在新旧更替,是纵向的,如今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