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围绕新农村建设要求,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之一就是全省的丘陵山区的综合开发利用。经过10余年的开发,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丘陵山区经济发展总体相对滞后。如何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评估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绩效,为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依据,确保《江苏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的实现,成为摆在我们目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我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全面健康持续发展,本论文提出江苏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绩效评估及对策研究课题。在对江苏省部分地区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江苏省丘陵山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针对江苏省丘陵山区的现状,综合评估农业综合开发绩效,并分析了评估结果反映出的农业开发情况。指出农业综合开发的规模化、产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科技化合管理规范化得特征,概括性提炼出较为典型的句容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盱眙玉皇山“政府引导、业主开发、科技依托”模式、高淳固城“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赣榆金山“企业、协会一体”模式、仪征谢集“股份制园区”模式、赣榆厉庄“四个统一”模式。研究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困难,困难主要有1.开发速度与形势发展不适应;2.开发项目规模要求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3.开发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4.重视项目前期建设,后续管理工作有待加强;5.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与实际需要差距较大;6.开发配套资金筹措困难重重;7.开发体制和机制尚显僵化;8.项目管理水平有待改进。最后提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江苏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应采取的九点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