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内建筑设计实践呈现出跳跃式的变革,海外建筑设计的输入成为这场变革的重要力量。扎哈·哈迪德以中标广州大剧院项目而闻名中国,由此进入岭南人乃至国人的视野并与之结缘。本文梳理了海外建筑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追述了扎哈·哈迪德的出身、教育和独特经历对其创作思想的形成之源,分析了扎哈·哈迪德以广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系列建筑设计实践,探讨了扎哈·哈迪德建筑与景观一体化设计等创作思想及其表现手法,总结了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即“晰释复杂性”、非线性系统中的复杂性思维以及“不规则建筑的自然意向”之景观表达。“晰释复杂性”是哈迪德建筑创作的核心理念,是其设计的指导性原则;哈迪德以解决复杂性为方向,通过不断创新,利用新材料、新设计技术、新形式等概念,面对各种挑战,扩充了建筑设计的成果总目、语言和内容;围绕非线性的复杂性思维,以参数化设计系统为核心,哈迪德以非线性、结构性、有机塑性为特征创造“超理性”的建筑形态,营造模糊而连续的复杂空间,划分动态的功能空间,诠释了“绘画性”建筑美学观;不规则建筑的自然意向贯穿于哈迪德建筑与景观一体化设计思想的建筑创作过程,设计中注重场地文脉的梳理与提炼,使场地建筑与城市文脉、场地肌理相互和谐交融;同时以动态的文脉观关注文脉的继承与发展,剔除毫无价值的文脉元素,挖掘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创造出新的城市建筑语汇,营造了崭新的城市建筑景观。文章重点剖析了扎哈·哈迪德在中国的第一个方案实施完成作品——广州大剧院的设计实践,进一步探讨了哈迪德建筑与城市景观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大剧院方案“圆润双砾”之设计立意构思,“双砾”意象之建筑与景观融合共生,“双砾”艺术与自然之地域文化表达,艺术化空间建构和结构成就建筑之美等,都体现了结合中国传统园林、景观和文化思想,以及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文章结论部分指出了本研究的借鉴意义与启示。哈迪德的创新是建立在融合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对城市文化动态历史发展观认识之上的,是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中方与西方、艺术与建筑、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景观,以及科技与建筑等各种社会发展因素的开拓性建筑创作。哈迪德是开启一个时代新建筑语汇的先锋,为中国建筑设计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有益的启示。建筑创作设计理念的自我创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外建筑的融合与交流,中国本土特色建筑理论的建立,追求建筑风格与功能的统一,国人建筑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人、自然和建筑的有机整体建构,是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唯此,中国建筑师才能早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早日向世界展示中国设计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