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庞大的流动人口进入老年阶段与整体人口老龄化进度高度重合的时代。因此,对流动人口养老保险问题进行研究,意义斐然。本文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在社会融合理论、有限理性理论、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城-城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从家庭迁移与居留模式的视角,对城-城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在家庭迁移与养老保险参与的关系上,城-城流动人口的家庭迁移与其养老保险参与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具体有二:其一,发生家庭迁移相对于没有发生家庭迁移的城-城流动人口而言,养老保险参与率相对较高;其二,城-城流动人口的家庭迁移规模越大,其养老保险参与率就越高。在机制解释上,家庭迁移主要通过影响城-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融合程度、成本—收益状况及稳定性与心理归属感,进而影响其在流入地的养老保险参与状况。⑵在居留模式与养老保险参与的关系上,具体表现为城-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时间长短与养老保险参与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城-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留时间越长,其养老保险参与率就越高。这种差异性主要通过不同的居留时间模式下城-城流动人口的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状况、就业状况及信息充分状况的异质性表现出来。⑶对城-城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与问题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一是基于社会融合理论,重视流动人口中的城-城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障权益,并重点改善城-城流动人口中某些弱势群体的养老保险参与状况;二是在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家庭化背景下,如何从家庭需求的角度更有力地提高城-城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基于有限理性视角,在城-城流动口居留时间模式的差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社会福利政策,以更好的保障城-城流动人口的养老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