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摇滚艺术价值探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zxc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传统意义上的西方音乐及其艺术创作者都不约而同的受到了战争、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影响,民族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微分音乐、序列音乐及偶然音乐等风格大量出现,使音乐风格更加丰富。这不仅仅是对20世纪之前传统音乐的变革与突破,更是艺术创作者们对其生存时代的一声声有力呐喊!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战争的不满、对和平及光明的期盼的共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精神在另一条音乐道路上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摇滚乐!它的诞生亦可谓是20世纪音乐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伟大创造,它的影响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有无数的音乐家在其领域当中作出了不可比拟的贡献,而与“猫王”普赖斯利和披头士乐队并称为摇滚史上三大丰碑的民谣摇滚领袖--鲍勃·迪伦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文主要以鲍勃·迪伦为研究对象,着眼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鲍勃·迪伦艺术成就的高峰时期,探寻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对鲍勃·迪伦音乐艺术的影响。   本文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鲍勃·迪伦的艺术生涯,对其生活以及事业发展历程进行具体论述;第二部分对反正统文化运动的形成进行多方面的剖析,如20世纪60年代社会背景、思想观念和运动的主体人群。第三部分重点叙述反正统文化运动中,以鲍勃·迪伦为代表的摇滚乐对美国社会及之后的文化群体造成的影响。第四部分对鲍勃·迪伦的经典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从作品中探寻美国的反正统文化运动及其思潮对迪伦的影响。本文的结语部分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反正统文化运动和鲍勃·迪伦的艺术价值,进行扩展性再叙述,以探讨两者的密切关系和历史文化意义。
其他文献
现阶段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与学习中,大多数的教师和同学仍然只注重歌唱方法与技术的训练,而很少去强调歌唱心理状态对演唱的重要性,实质上学生在歌唱学习中的紧张状态,恐惧心理,情绪
李遇秋先生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作曲家,他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成功的创作了《长征组曲》、《惠山泥人印象》等一系列手风琴作品,为使手风琴这种西洋乐器深深的
在全球性的文化互相交融、相互碰撞、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的企业形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如何丰富和完善企业形象发展战略新内容,使UI设计融入到企业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