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十世纪中国,女性运动员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不仅对中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也对中国历史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妇女能顶半边天”,在一定程度上,女性运动员的影响和贡献超过男性运动员。在二十世纪中国电影史上,先后出现了《体育皇后》、《女篮5号》、《冰上姐妹花》、《沙鸥》、《黑眼睛》、《女帅男兵》等一批以女性运动员为主要角色的体育电影。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些电影不仅以艺术的形式生动地呈现了女性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和生活的真实情况,而且对女性运动员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念有深入的描写和刻画。本文选取《体育皇后》、《女篮5号》、《沙鸥》、《黑眼睛》这四部分别展现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新中国建国初期(1949年-1966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1年)、市场经济时期(1992年-2002年)四个历史阶段我国女性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和生活的电影作品,通过对电影的时代背景、人物、情节等的解读,研究其中主要女性角色(《体育皇后》中的林璎、《女篮5号》中的林洁、《沙鸥》中的沙鸥、《黑眼睛》中的丁丽华)的价值观,探讨二十世纪中国体育电影中所反映女性运动员价值观的演变。研究发现,每个阶段女性运动员的价值观都与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相关,并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体育皇后》反映了在战争、国难和遭受外来文化冲击的背景下,民国时期的女性运动员的价值观念是多重的,为了实现女性解放与民族解放相结合的社会理想,女性运动员受到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但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女篮五号》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大众的女性价值观在发展和进步,女性运动员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赢得了国民平等的目光,也真正实现了自身价值。《沙鸥》则体现出改革开放初期,女性运动员个人的荣誉与国家主题是相一致的,其训练、比赛和生活均是为了实现为国争光的理想。《黑眼睛》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女性运动员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