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尼波默克·胡梅尔(Johann Nepomuk Hummel,1778-1837)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他跟随莫扎特和海顿学习音乐,与贝多芬是竞争对手,影响着舒曼、肖邦、李斯特等音乐家,是“一座”连接古典与浪漫时期的重要“桥梁”。奏鸣曲式是西方艺术音乐发展高峰的产物,是古典时期以来重要的曲式结构。本文以胡梅尔6首钢琴奏鸣曲的奏鸣曲式乐章为研究对象,运用音乐史学和作曲技法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研究对象的特征并与历史发展相对比。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是胡梅尔及其钢琴奏鸣曲和奏鸣曲式的背景介绍与发展论述。第二章是对研究对象的本体分析。第三章建立在第二章之上,分别从主题特征、调性布局及和声技法方面归纳作曲家奏鸣曲式中的继承和发展,从中抽象出胡梅尔的音乐风格并与时代风格对比,最终确立其在音乐发展中的作用及历史地位。胡梅尔的奏鸣曲式乐章立足于古典时期的传统作曲技法,兼具浪漫时期的风格特点。他作品中的古典风格体现在古典风格的终止式、功能性的和声进行、谨慎使用的不协和和弦、功能性的主副部调性布局、再现部的调性回归、主副部主题的相关性等方面。他作品中的浪漫风格体现在和声语汇的丰富、再现部调式的不完全回归、主题内部的调性变化、主题结构的扩大、尾声的展开性质、同一主题内的材料多样性等。胡梅尔作品的根基是古典时期的基础框架,这就不完全符合浪漫时期的审美需求,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接受。即便如此,胡梅尔在音乐史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胡梅尔的音乐作品继承前人的创作经验,突出个人的创作特点,为后世作曲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启发,成为时代过渡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