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晚清与日本明治时代在时间上颇多重合,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在此期间进入盛况空前的高潮。诗歌唱和在中日两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交流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考察。本文从众多相关诗集、文集、笔谈记录、游记中广泛收集晚清中日文人诗歌酬唱的资料,透过觥筹交错、亦真亦幻的酬唱场景,力图把握晚清中日文人的文化心态变迁、文学的相互影响,以及思想动向、政治理想。晚清中日唱和的主要成员,中方主要是外交官、民间文人,日方主要是旧贵族与汉学家。他们日与从游、诗酒酬唱,只因面临着巨大西方强势文化的压力之下,他们有着宗儒的共同文化选择;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他们甚至有着纵横联合的共同政治理想。当我们将镜头拉长,近距离观察晚清中日文人诗歌唱和,发现唱和诗在他们的交往中同时实现严肃的礼仪功能和诙谐的酒宴游戏功能。在大量的文人唱和诗中,我们选择了森槐南与孙点的唱和诗进行个案研究,将目光聚焦到这两个人身上。诗人的相逢、友情的成长,都在彼此的唱和诗中留下细致的印迹。然而在时代的滔天巨浪中,两人的神交心契不过昙花一现。我们由此看到中日文人在诗歌唱和中表现出的友情是相对脆弱的,在国家利益、个人命运面前不堪一击。唯一与世长存、值得后人记颂的,是这些唱和诗本身具有的文学意义与价值。